林淡秋:文学是革命工作的一部分

林淡秋在三门生活时使用的生活用品(右上角为煤油灯)。

图正中为《辞海》(1979年版)样书。

林腾将从林淡秋书房拿来的书籍收藏起来。

本报记者单露娟文/摄

在三门县文联主席林腾的书房,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籍:有些很有年代感,扉页泛黄;有些则已经破旧到需要用书皮包装。

这些书,大多是祖父林淡秋留下来的,林腾保存得很仔细。特别是摆放在书架倒数第二层三本成套的《辞海》,那是祖父在生前最后一段时光参与编纂并拿到的样书,林腾尤为宝贝。

林淡秋是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也是一名颇有影响的新闻工作者。他一生留下400多万字译著,对各个时期的读者都产生过积极影响。

1906年,林淡秋出生在三门六敖小浦村(彼时属于宁海)一个书香世家。其祖父是晚清秀才,父亲林培槚先考取秀才,后又入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现杭州市高级中学)就读。毕业后,父亲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在家庭氛围的渲染下,林淡秋从小热爱学习。他幼时就读于本村双桂书院,后转入海游小学。1922年,时任宁海县教育局长的父亲把他送入上海大同大学。

彼时,林家经济不宽裕,在上海求学每年要花费两三百块学费,为此,母亲和父亲多次发生争吵。林淡秋后来在《自传》中写道:“我呢从懂事的一天起,天不怕,地不怕,只怕年过五十的父亲去世,学费来源断绝。”因此,林淡秋自入学后,就拚命抢读书时间,抢学业成绩,不看报不看课外书刊不关心时事。

1925年5月,上海爆发了“五卅”惨案,年轻的林淡秋被震动了。他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开始“向往进步,向往革命”。

1926年初,他因不满学校当局的保守,转入以革命闻名的上海大学英文系。在这里,他与党组织的接触日益紧密。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上海大学被封。林淡秋从上海回到宁海,进入宁海中学教书。在此,林淡秋结识了自己的文学引路人柔石。

1928年春,林淡秋跟着一个同事来到广州,住在中山大学附近的公寓里。他一天到晚都在中大图书馆看书,开始接触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接触鲁迅、郭沫若等人的作品。

半年后,他来到上海艺术大学继续求学。那里的教师全是创造社成员,他们提倡的无产阶级文学对林淡秋有很大影响。学期快结束时,上海艺术大学被法租界巡捕房封闭,林淡秋因为在校内出墙报、支持工人罢工,坐了两个星期的牢房。

从牢房出来后,林淡秋经介绍到新加坡华侨中学教书并兼该校图书馆主任。在那里,林淡秋看了不少新出版的革命书籍。一学期结束后,林淡秋回到国内。

之后,他以文化战士的姿态投入革命洪流。

林淡秋到上海后,和柔石联系频繁。1931年,柔石不幸被俘罹难。在白色恐怖下,林淡秋不但没有气馁、颓唐,革命热情更加旺盛、意志更加坚毅。

1932年至1933年,林淡秋加入“左翼文化总同盟”,担任沪东区负责人并积极投入工作。

他着手创作短篇小说《货色》《浪沫》《她就是我的姑母》。林淡秋后来说:“我那时写作不光为了钱,同时也想对社会做点贡献。我出生在农村,知道农民很苦,社会很黑暗,非革命不可。我决心从事文学事业,也是表达对农民的爱,将文学作为革命工作的一部分。”

1933年,林淡秋翻译出版了挪威作家包以尔的《大饥饿》,接着又翻译潘菲洛夫的《布罗斯基》——一部反映苏联农庄生活的作品。林淡秋深知浙东农民的苦难,他在这部作品中看到苏联的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过着崭新的生活,意在让中国人从中看到希望。

1935年下半年,林淡秋转到“左联”工作,经过反“文化围剿”的考验,于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成了“孤岛”。林淡秋不惧危险参与译编《译报》,组织《文艺通讯》活动,编辑《上海一日》。

在此期间,他还翻译了美国进步作家斯诺及其夫人的长篇名著《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翻译、创作出版了《列宁在一九一八》《时间呀,前进!》《中国的新生》《华北前线》。

1939年夏天,林淡秋征得组织同意,到皖南抗日第一线体验生活,写了许多反映新四军生活和途中见闻的散文:《溪边》《磁力》《值夜》《参加晚会的人》《某夜》《天渐渐暗下来》《冲过第一关》《检查》等。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以后,林淡秋重返前线,参加编辑《抗战报》,后又参加编辑《苏中报》任总编辑。

抗战胜利后,林淡秋在上海主编《时代日报》。上海解放以后,他历任《解放日报》编委,《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兼文艺部主任。

“文革”期间,林淡秋遭到迫害,直到1978年底平反。1979年1月,林淡秋恢复职务。

林腾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在三门长大,和林淡秋接触的机会并不多。“祖父回乡次数不多,后来一直定居在杭州。”祖父平反后,每年暑假,林腾都会到杭州住一段时间。

于他而言,那是一段极为快乐的时光。“那时生活条件不好,书本贵。祖父家的书房有30多平方米,书籍比我们学校的图书馆还要多。”对于爱看书的林腾来说,祖父的书房简直是个“天堂”。

彼时,恢复原职的林淡秋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担任《辞海》编辑委员会委员。闲暇时,他也会和林腾聊聊天。“他一般不会教导我怎么学习,只会询问我的生活情况,然后让我不要总在书房看书,应该多出去走走。”

1979年年底,《辞海》(1979年版)出版。隔年,林腾在家乡三门收到了祖父从杭州寄过来的包裹,里面整齐地码着整套《辞海》——这是作为编辑委员会委员的林淡秋拿到的样书。

“知道我爱好看书,祖父把它们送给了我。”时隔多年,林腾还记得拿到《辞海》时的兴奋,“当时,一个月的工资不过10多块钱,这套书要50多块钱。”

往后多年,林腾一直珍藏着这套书籍。

1981年12月14日,林淡秋去世,终年75岁。

之后,家人整理他的遗物。因为热爱文学,学习的又是理论专业,林腾拿了祖父书房里大部分的理论书籍。

后来,林腾又将祖父在三门生活时使用过的生活用品收集起来,好好地保存在自家书房中。

本文参考:《自传》/林淡秋著、《林淡秋同志的生活历程和文学活动》《风雅乡贤——三门人物传记》等。

2021-06-11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15339.html 1 3 林淡秋:文学是革命工作的一部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