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毒情形势分析显示——

吸毒人员减少,新型毒品滥用趋势明显

本报通讯员余顺广 本报记者颜敏丹

“蓝精灵”“开心水”“网红减肥药”……当这些色彩鲜艳、包装精美,号称有减肥、消除烦恼等功能的“食品”或“小药丸”摆到你面前,当“朋友们”请你尝一下时,一定要牢记“不能碰”,因为它们都是新型毒品。

6月26日,是第34个“国际禁毒日”。6月25日,记者从市禁毒办了解到,去年全市毒情仍以冰毒为主要滥用毒品,新型毒品滥用趋势明显,但整体毒品滥用形势持续好转。

新型毒品增多且类型呈多样化

全市毒情形势分析显示,冰毒仍然是我市滥用人数最多的毒品,同时毒品犯罪案件呈现新的特征和趋势,新型毒品增多且类型呈现多样化。

在全市所有在控吸毒人员中,滥用冰毒人员1.52万名,滥用海洛因4300名,滥用氯胺酮700名。

2020年,全市破获的新型毒品案件同比上升52.63%。“新型毒品渗透加快、品种增多,识别查处难。”市公安局禁毒支队长、市禁毒办专职副主任王凌志表示,除了已经列管的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外,未列管的毒品替代品,如合成大麻素电子烟、笑气等毒品替代物不断涌现,这类物质伪装性强、诱惑性更强,极易被青少年购得或代替传统毒品进行消费。

新发现吸毒人员逐年减少

截至2020年底,我市在册吸毒人员2.5万余名。在册吸毒人员中18岁到59岁占比99.43%;60岁(含)以上130名,占比0.52%。戒断三年未复吸人员增加到1.8万名,同比上升13.14%。

全市查获吸毒人员连续5年呈断崖式下降。2020年查获吸毒人员人次同比下降67.3%;新发现吸毒人员195名,同比下降72.5%,其中新发现吸毒人员中青少年108人,同比下降72.52%。

此外,另一组数据也能表明我市新发现吸毒人员在减少。

2020年第四季度,全市城市生活污水毒品含量监测报告显示,全市毒品千人均消费量为2.3毫克/千人/天,同比下降47.73%,对比国内其他已开展监测的城市,我市毒品滥用指标处于较低水平,治理毒品滥用问题取得一定成效。

去年全市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224起

近年来,毒品传播出现网络化、寄递化趋势,犯罪形式愈加隐蔽。网络贩毒逐渐取代接触式贩毒,隐蔽性更强,追踪查控难度大。犯罪分子利用网络虚拟身份勾连、线上交易,采用虚拟货币等网络支付方式付款,最后通过物流寄递渠道运送毒品。

2020年破获的毒品案件中网上交易、寄递运毒案件占比57.34%。为规避公安机关查处,吸毒活动隐蔽性私密性特点增强,公共娱乐场所吸毒活动有所减少,选择在出租屋、私人会所等隐蔽处所吸毒明显增多,占比达到50.51%;一些吸毒人员从线下转入线上,利用网络社交软件建立“毒友群”,采用虚拟身份、暗语交流,形成更加隐蔽的网络吸毒圈子。

2020年,我市禁毒部署推进“净边”“云战”“902”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了涉毒违法犯罪;深入实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项目,有效减缓了新吸毒人员滋生;积极推进吸毒人员“平安关爱”行动,有效减轻了毒品社会危害。全市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22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9名,缴获各类毒品5.41千克;查处吸毒人员498人次。

2021-06-26 我市毒情形势分析显示——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16008.html 1 3 吸毒人员减少,新型毒品滥用趋势明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