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春愁

——读郁达夫散文

绘图/陈 静

秋天

这北国的秋天

若留得住的话

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范伟锋 /文

喜欢上郁达夫,自然从《故都的秋》开始。“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读着这样的句子,抬头间,一位在风雨中追春赶秋的孤独文人,仿若正朝你走来。

郁达夫观察入微,描述细致,写景独到,引人顷刻入境。这样的例子,在他的散文里俯拾皆是。就拿《故都的秋》来说。从北国的槐树、牵牛花、秋蝉,再写到秋雨、枣子,乃至尘土,时而并列时而层递描写,衬托出北平秋天的清、静和悲凉。又如《北平的四季》。单就冬季,郁达夫将北平人家屋里的防寒装置写得让人身临其境,对冬雪、冬宵里的往事回忆得透彻,最终烘托出“北平的冬季,是想赏识赏识北方异味者之唯一的机会”。在《苏州烟雨记》《饮食男女在福州》《超山的梅花》等文中,郁达夫的慧眼妙手写透一种或几种景物,让读者穿越时空,窥探到那未加修饰的自然之美。

能够摄人心魄的散文,主要靠语言。在许多人印象里,郁达夫刚烈直率。然而他的作品风格恰恰相反,行文迂回曲折,字里行间细腻生动,语气陈述平实亲切,起承转合顺畅柔和。看《故都的秋》,槐树“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作者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的语言,寥寥数笔白描出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深沉。郁达夫喜欢对比。《故都的秋》将江南与北国之秋,形象地比成“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在《江南的冬景》一文里,他把在江南与闽粤、北方甚至德国南部过冬的不同体验写出来,刻画了江南冬天的灵动美。

读郁达夫的散文,莫不被其炽热之情感染。可怜天下父母心,《一个人在途上》《记耀春之殇》等文,郁达夫对夭折的孩子龙儿、耀春的歉疚追悔与无奈流露于字里行间。郁达夫为人诚恳,待友如己。在追思逝去友人鲁迅、徐志摩、成仿吾等文章里,或为友正名,或忆友往事,或直言友之短。不管是悼念徐志摩的“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诗句,还是怀念许地山的那句“在这十几年的中间,哭过的友人,实在真也不少了”,都流露出真挚深厚的朋友情。这些文章,还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境况。

有人论析郁达夫散文,认为有较强“自我的表现”,从不掩饰感情的流露。八篇连载自传文记录了他自小离家,为求学为工作,辗转多地,出国留洋的经历。愤世苦闷的文字,勾勒出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控诉了旧社会的黑暗,呐喊出发自心底的反抗。其中值得一提的《水样的春愁》,郁达夫将自己青春岁月里的朦胧故事和蠢蠢欲动的心,合盘端给读者,真不知那篇《春风沉醉的晚上》的题目是否来自这里?

郁达夫孩提时代父亲早逝,家境清苦,出走多年后依然对故乡充满怀念与热爱,想来其笔下的春水是来自故乡的富春江。这从《钓台的春昼》《江南的冬景》等文中均可看出来。郁达夫游历丰富,曾在多个城市留下足迹,写就《西溪的晴雨》《北平的四季》《移家琐记》等文。读后,强烈感受到一腔为大好河山叫好、为祖国命运堪忧的爱国情。

郁达夫散文里弥漫着浓淡不一的忧郁美,水样的春愁让人陶醉。读他的文章,很难用明快的节奏,读不了几句伤感自来,此时若配以轻舒音乐,则韵味无限。这种感觉正如郭沫若评价的“卑以自牧”。在《文学上的智的价值》《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等小品文中,郁达夫持这样文学观点:“少用虚字,勿用浮词,文章便不古而自古了”;“要想欣赏自然的人,我想第一着还是先上山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能于智的价值之外,更加有丰富的情的价值,则该作品的成功和评价一定也愈来愈高”。如此精辟独到的大家之言,为沉沦、颓废的郁氏文学风格找到较好诠释。

“曾因醉酒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郁达夫一生不羁,但不妨碍世人给予他很高评价。胡愈之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故都的秋》结尾写道: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没想到最后一语成谶。苏门答腊没有月亮的夜晚,留下了消失的背影,还有一个永远的郁达夫!

2021-06-26 ——读郁达夫散文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16020.html 1 3 永远的春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