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卢珍珍
7月13日夜,临海桃渚的风,特别大。
临海宏野养殖场里,“啪嚓”一声,水池上的遮阳网、防水布被风吹了下来。遮阳网掉进水池的那一刻,瓜头鲸第一次主动靠近常昌峰的怀里。
这是一种关系的建立。
“它对人类产生了情感,至少它有意识,明白人类对它是善意的。”常昌峰清楚,这头来自深海的小精灵,终于与人类打破了某种界限。
生命至上
那是一次意外。
7月6日,12条瓜头鲸搁浅临海头门港。如今,唯一一头被留在养殖池内救治的瓜头鲸,已经恢复意识,并能主动进食。
一次误入,让我们有机会,重新认识人与海洋生物的关系。
“如果没有人类的帮助,不出三分钟,它就会沉底溺水死亡。”杭州长乔极地海洋公园动物部经理常昌峰非常清楚,保住它的命,成了最重要的事。
见到这头8岁左右大的瓜头鲸时,它正靠在养护人员的大腿上,就像一个大病初愈的小孩般,需要被人照顾。
一天24小时,总有两名养护人员,托浮着它的头部与尾部,并时不时给它的皮肤浇水。休息一段时间后,养护人员开始陪着它,在水中慢慢游。状态好的时候,养护人员和它互动,它还能张张嘴巴回应。
“要想把它从死神手上抢回来,我们都还需要努力。生命至上,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经过血液、呼吸口咽拭子、胃液、内窥镜等方面的检查,常昌峰认为,这头瓜头鲸的心脏、肝功能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10天的持续救治,换来了这头瓜头鲸的信任。人与鲸的关系,在这场救治中,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搁浅时,它知道自己身处危险,所以拼命挣扎,导致身上外伤很多。刚来养殖场时,它是昏迷的,没有意识,等苏醒之后,它能感觉到身处环境的变化。以我的经验,这种有情感、高智商的动物,能感觉到人类的友好。”
完美搭档
鲸的各种反应,常昌峰再熟悉不过了。
常昌峰今年36岁,有15年的动物养护经验。他平时的工作,就是管理豚类、鲸类、鳍脚类哺乳动物。
驯养,就是一种关系的建立。
常昌峰曾经的搭档,是一头白鲸,名叫Mom。“它性格高傲,应该叫‘目中无鲸’,整个池子的鲸类,它都不放在眼里。”它总是一副“谁也不服”的傲娇样,面对池中其他鲸类,甚至人类。
半年时间,常昌峰一直磨它的性子。“我就天天和它耗,饵料控制,还有情感沟通,我一直给它正确的信号,给它引导。”
鲸到底有多聪明?
Mom能通过脚步声的轻重,判断是否是常昌峰到来。一旦常昌峰站在池边,这头白鲸永远是最先游到中间,一旦其他鲸靠近,它就会发出急促的“吱吱吱”的声音,“就像人类在吵架,警告你不要过来”。
常昌峰和Mom相处了3年。常昌峰能听懂它的各种叫声,“不同的叫声,就是它喜怒哀乐的情绪”。
白鲸也懂常昌峰,“一旦你情绪不高,它就特别懂事,不会主动惹你生气。你低下头,它会主动亲吻你的额头,然后用眼睛盯着你。”就像伙伴一般,无声陪伴在旁。
现在,常昌峰在管理层工作,每次巡馆碰到Mom,它还是那么兴奋。“它会点点头,上下游,还给你表演它独有的小技能,卷舌头。它就是那么调皮。”
专业救助
“海洋生物就是很可爱,鲸和人类就是有情感互动的。”常昌峰说。
因此,当得知瓜头鲸搁浅的消息,常昌峰是焦虑的。“我们从事这个行业,救治就是一种担当。”
这次特殊的人与鲸的相遇,带给了常昌峰一点想法。“东海多次出现鲸类搁浅的新闻,我觉得出海的渔民应该学习一下,一旦发现搁浅情况,该如何急救。”
“我当天到了现场,看到老百姓徒手在海边挖了200米的水渠,这种真的很让人感动。”但是专业的救助,更有助于为后期救援赢得宝贵的时间。
爱,需要专业的力量。
如果你碰到搁浅的鲸豚类动物,常昌峰给你一些建议。
第一时间是报警,让政府组织相关专家,进一步研究。随后,你得要让动物浮出水面,让它能够正常呼吸。还要给动物皮肤保湿,保湿的过程中,千万不能让水呛到它的呼吸孔。这种鲸豚类动物,一旦感染,很快会让它丧失呼吸功能,这是非常危险的。
阳光很强的话,可以搭帐篷给它遮光。你可以在它搁浅的位置,用棉被垫在它下面,防止它在挣扎过程中,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
记得,在没有专业人员的情况下,不要试图去转移它。毕竟,随意的拖动和拽着背鳍,可能都会造成“友爱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