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鹏
“出梅”之后,浙江迎来今年第14号台风“灿都”。气象预报显示,“灿都”将于13日白天登陆或擦过浙江东北部一带沿海。省、市第一时间召开防台会议,部署落实,并启动防台风一级应急响应。
台州作为沿海城市,常年与台风打“照面”,市民练就一身防台“本领”,可也有少数人对此见怪不怪,养成“台风年年有,今年又如何”的麻痹心态。尤其在应急响应期间,防台部署安排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更有甚者心头萌生“小题大做”之嫌。说到底,还是侥幸心理作祟,防范意识“疲劳”。抱怨可以理解,但一次次灾难带给我们的切肤之痛,不应随着时间而忘却。要知道,台风与其他自然灾害一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坐以待毙“听天命”,打起十二分精神全力防范,保证生命安全是头等大事,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说回台风“灿都”,眼下正强势北上,移动缓慢,水汽充足,因与南下的台风“康森”之间互相拖拽形成“藤原效应”,导致路径变得更为复杂,给防台工作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和挑战。此外,“灿都”是“出伏”后生成的秋台风,与夏季生成的台风相比,秋台风具有路径偏南、势力强大、造成损失更严重等特点。虽然秋台风发生的频率比夏台风低,但受前期降雨影响,部分江河水库水位较高,且土壤含水量增加,台风带来的强降雨极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灾害。防御秋台风,需要有的放矢、周全部署、主动出击,做好精准预测预报,做足精细应急预案,抓好水工程调度和巡查排险,切忌心存侥幸、麻痹大意。
不可否认,现代防台措施建立在科学预警技术之上,但关键还是靠人。台风是一种具有独特“脾性”的自然灾害,风速和风向随时都在变换,虽然现代科学预警技术越来越完备,但移动过程中依旧存在不可预料的部分。基于这种不确定性,只要台风“有可能”光临或者影响到我们这个地方,政府就应当紧张一些,重视一些。这样才能让民众提高灾害防范意识,抵御突然而至的“灰犀牛”。试想,如果政府不重视,市民疏忽大意,各种防灾措施部署落实不到位,那么,哪怕台风十次“忽悠”我们,但有一次真的来了,就会因此付出惨重代价。
事实上,多年的防台经验证明,提前做好相应准备,是把损失降到最低的有效手段。面对可能出现的灾情,尽量将预警防御工作前置,做好相关人员的安置转移和安全警示工作;对于河道,做好监测预报,做到心里有数;对于山区,注意防范山洪暴发和山体滑坡;对于水库,提前进行“体检”,并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调度……目前,台州正全力排查各个风险点,所有A级旅游景区关闭,渔船回港避风,海上作业停止。因地制宜才能有的放矢,准备充分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化被动为主动,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宁可此时听骂声,决不事后听哭声。对决策者来说,防台就是最大程度地保障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任何充分严密措施都是必要的。于市民而言,依托现代科技,政府调度,安全防线变得更加牢靠,但仍然要自觉主动、提高意识、做实做细,在行动上积极配合、步调一致,同防风雨,共迎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