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 诺
在三门,有一个距离县城仅半小时车程的“网红村”——横渡镇岩下潘村,又名潘家小镇。
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该村迎来10余万游客打卡,景区、农家乐、民宿、商户等忙得不亦乐乎,赚得盆满钵满。这样的好日子,村民们原先想都不敢想。
“以前村里都是泥瓦房、黄土路,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只有十几名老人留守村中。”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礼毅回忆说。
10余年来,该村依赖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人均收入从2010年的不到2000元增至2020年的10万元,从一个鲜有人知的空心村、落后村蝶变成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富裕村,在绿水青山里蹚出共富路。
生态绿里寻出路
横渡,全镇森林覆盖率85%以上,潘家小镇就掩藏在这如水诗画间。
“我们村在山坳里,自然风光绝对好,但也因闭塞一直很穷,多亏新农村建设,加之交通飞速发展、乡村旅游兴起,村命运才得以改变。”潘礼毅说。
2010年,岩下潘村还是个“空心村”,67户、228人,村里只有七八十间老房子和十几位70岁以上老人,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
那时,高瞻远瞩的岩下潘人就瞅准了村里的绿水青山,决定立足生态优势,打造生态美村,在生态绿里寻出路。
于是,全村老屋全部推倒重建,70余栋农家别墅拔地而起,廊桥、果园、停车场、水上乐园等簇拥在青山秀水间,一个脱胎换骨的美丽乡村跃然眼前。
没有产业,即便有漂亮的房子,也留不住人。开发旅游项目、创办农家乐、发展民宿等一一被提上议事日程。整治河道,引水穿村,种植花草,开发水上乐园,建起漂流水道……
近年来,该村继续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推行集烧烤、嬉水、垂钓、漂流和赏田园风光为一体的度假模式,曾多次举办三门(横渡)乡村旅游节,荣获“中国最美村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
人人吃上“旅游饭”
今年70岁的村民林美兰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把年纪了,还能赚钱,甚至成了“名人”。
一张小桌子、一把小竹椅,林阿婆的摊子就摆在村口,在她的巧手翻飞下,一条条竹篾变身成一个个精致的小簸箕,得空林阿婆还会上山挖些土山货。“这些都是抢手货,节假日一天能赚上千块。”林阿婆乐呵呵地说。
在潘家小镇,只要勤劳肯干,家门口都是商机。
“每年暑假,我都会去批发些水枪、水桶等小玩具,在家门口支摊,一个暑假下来能赚不少零花钱。”在外上大学的潘崇告诉记者。
家门口就能赚钱,这让不少原先在外“漂”着的村民选择返乡就业,潘能便是其中之一。此前,潘能夫妻俩在外打工,一年到头很少回家。“以前家乡谋生路子少,现在家乡游客越来越多,我们在情人谷景区上班,既能照顾家人又能赚到钱。”
截至目前,全村共有78户230人口,有50多户经营农家乐,2户在水坊街租赁店铺,还有一部分经营各种特色食品小卖铺、一部分在情人谷景区上班,全村老少都吃上了“旅游饭”。
眼下,潘家小镇年游客量达100万人次。“沿海高速通车后,游客数量大幅增加,像今年‘十一’期间,房间都要提前2周左右预订,周末客流量也已恢复到上万人次。”潘礼毅介绍。 据统计,该村农家乐经营户每年每户平均收入30万元左右,带动就业600余人。
全民股东享共富
撬动村庄发展的支点找到了,该村又趁热打铁成立岩下潘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变小打小闹、各自为营为打响品牌、统一经营。
2014年,公司成立之初,就有三分之一村民成为股东。
2016年,该村引进台州水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打造风情水坊街,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享有20%的股份。
2017年,岩下潘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又启动了新的旅游项目——由村民共同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情人谷景区。景区于2019年6月正式营业,为潘家小镇每年带来100万以上人次的游客和3000万元以上的经济收入。
2019年12月,“股东们”迎来第一次分红。“谁都没想到,才营业半年时间就拿回了20%的本金,一下子提振了所有人的信心。”村民潘礼康说。
前期观望的村民们坐不住了,纷纷踊跃入股,至2020年3月左右,全村村民都成了股东。今年6月,村民们拿到了第二次分红——10%的本金。
潘家小镇富起来了,还带动了东屏古村、岩下古村、铁强村等周边村庄乃至三门的旅游发展。
“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富。我们将继续探索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做大做强美丽经济,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携手奔赴共同富裕。”横渡镇党委书记韩坚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