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磨为哪般

许鹤鸣 (以码字为乐,凭笔耕追梦)

出生四柱即年月日时。在汉族民俗信仰中,由天干地支每柱二字共同构成的生辰八字,在每个具体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重、色彩之浓毋庸置疑。小到出发启程选日子、新生婴孩起名字,大到年轻人拜堂结婚、老年人庆生祝寿抑或开工动土、竣工结顶、新宅迁址等传统习俗中的红白喜事,桩桩件件绕不开生辰八字。可见,熟记本人生辰八字,当数必须之“基本功”,否则易被视为不谙世事之另类一族。

实不相瞒,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我,自能记事之日起,脑海中居然连自己生于何日的问号,四十多年来从未拉直过。要不是“三龄两历”复核这项工作倒逼,困扰我多年的生日“谜团”可能还将持续。

受客观条件限制,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的农村孩子,仍普遍降生于“家庭产房”。因没有类似当今的《出生医学证明》,细心的父母为防日久记忆出错,往往沿袭祖辈习惯,在新生孩呱呱坠地后,便及时在自家衣橱内壁或其他较为隐秘的物件里悄然做上几笔记号,此谓落地时辰。

当时识字人不多,所有户籍信息均源自户政登记员的首次手工填写,户主在报户口时也根本不会在意政府相关部门的簿册上究竟填了什么,个别“聪明人”受人请托帮助玩起了年龄上的“橡皮筋”也就不足为怪。为此,户籍信息真实度准确度当时在某种程度上的确衡量和考验着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与正义感。

“名字当面叫,生辰八字自知晓”,正是因为当年的不较真,才有了我日后这张三字姓名中,有两字均以别字替代,出生日期张冠李戴的漏洞百出的居民身份证。这张在发放时看起来无关紧要的证件,平添了我诸多的尴尬与烦恼。此后,安装电话、买一部手机、到邮局取一个小包裹哪怕领一笔几十元的小稿费等,凡需要核验身份证的地方就没有不费口舌一次性办妥过。遭遇了办事的屡屡“卡壳”,不得不同步准备“此名即该人,某某是曾用名,两者系谐音”之“预案”来证明,否则休想“最多跑一次”!

其实,从未有过曾用名的我非常清楚,只因父母不识一丁,外祖父为我起名,自然是煞费苦心。老人家出身贫寒,虽因家境困难未坐过一日学堂,但求知若渴的他从做学徒起就坚持自学,以书为友成了他终身的追求。当初取书写笔画繁杂之字,一则为力避大概率重名,二是的确蕴含长辈殷切期望之意。第一份档案里的名字确系我本人亲笔所写,身份证上的名字全因工作人员疏忽所致,两者于形迥然不同,于意大相径庭。若默认身份证的错误写法吧,表象上能省去一些麻烦,但按下葫芦浮起瓢,实在是对老人家劳动成果的极不尊重,于心何安?

童年做游戏时,常以年岁比大小。出于好奇,我亦不止一次地探求生日答案。问询过母亲,她大都以“过年边”(临近春节)含糊其辞。久而久之,“大约在冬季”就在我记忆深处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于是35年前在《入团志愿书》“出生月份”这一栏目里,我深信不疑地填入了“12月”。谁承想,正是这个“想当然”,让我在后来被组织认定为最早最重要的人事档案里留下了难以更正的“光辉事实”。母亲仙逝,个中原委今无从探求。据长姐回忆,母亲生前的态度其实隐含着她内心更多的忧虑。人生不能被“命运”左右,淡化生辰八字,只为防止算命、测字、求签、占卜这个“被忽悠”的可能;断了这个念,就少了投机取巧这份心。如此,年轻人方能认认真真干活,心无旁骛做事。回头想想,那份善意虽然朴素却意味深长!

解铃还需系铃人,求助公安户政窗口,却等来“已超十八岁,原则上不予受理”之回复。明知有误却更正无门,这痛苦堪比“一失足成千古恨”般难受。有一种无奈便是煎熬,重大转机缘于一次闲聊中的友人提醒,即若能提供十八岁前的原始凭证,顺利更正或许尚有一丝可能。希望之火既已复燃,带着从未有过的兴奋与期待,一进家门便开始翻箱倒柜。寻遍了角角落落,终于在母亲留下的那只旧皮箱里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老古董”。岁月留痕,一沓《成绩报告单》忠实记录了我自上小学起到中学毕业这十几年时光里的每一个过往。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真名实姓,一字不差;整整齐齐,一页不缺。选取第一学期期末这张,称得上最原始最有代表性了吧!递上这张尽显沧桑的黄皮纸,户政窗口工作人员连声赞叹“这么早,有说服力”。真凭实据在手,何愁难题不解锁!误写了十七年的名字几经程序报批,果然在一个月内恢复了本来面目,从今往后不必再为用证而劳神了,这种喜悦胜过千言万语。

出生月份按公农历换算大体相当,因日期仍有出入,证件号码就只能将错就错。好事多磨,理清了其中之缘由,还原了事物之本真,留个细微遗憾不也是一种经历一笔财富吗?

2021-11-14 许鹤鸣 (以码字为乐,凭笔耕追梦)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29117.html 1 3 好事多磨为哪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