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谷尚辉/文
【核心阅读】
漫步在宽阔的马路上,看着路边的高楼大厦和接连不断的绿化带,这个城市变得越来越宜居,而这与每一位奋战一线的环卫工人是分不开的。
今年以来,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启动“学党史 办实事 点亮环卫微心愿”活动,提出了“关爱环卫工人10条”。
多年来,该局将“关爱环卫工人”系列活动作为公益品牌创建项目,直接参与人数3000余人,社会层面的关爱实现全覆盖,对环卫工人的关爱也从物质逐渐转向精神层面,甚至延伸到子女。通过点亮环卫工人微心愿、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特困家庭补助、子女助学、节日慰问等项目,切实解决环卫工人的实际困难,形成台州精神文明建设新品牌。
从“人力”到“机械”,工作环境大变样
清晨,有些寒意,头夜的路灯还没熄灭,毛如安就套上橙色环卫衣,来到疏港大道,这是他负责的路段。街上的行人和车辆还少,他弯着腰,扫帚摩擦地面发出的“沙沙”声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毛如安干环卫工人已有7个年头。
他是河南人,39年前,在战场上抗击过外敌的他因为身体原因退伍,之后成婚。儿子长大后,来到台州工作,老两口也跟着到了台州。
2014年,闲不住的毛如安当了环卫工人,从事路面清扫。
那时,清扫工具简单、笨重,工作量大。“一辆三轮车,一个簸箕、两把扫帚,遇上刮风下雨不但扫不干净,还刮得到处都是。到了秋冬季节,行道树落叶多,一转身又是一堆。”
然而,随着环卫工程的发展,这些也慢慢在发生变化。
最先改变的是劳动工具。“现在我们使用电动保洁车,扫帚也轻便。”毛如安说,路面采取机械洗扫和人工保洁相结合的模式,机械清扫工具有洒水车、高压冲洗车、雾炮车等,不仅给环卫人员减轻工作量,清扫质量也提高不少。
2017年,台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街小巷的文明宣传标语,让市民们素质不断提高。有序停放的车辆、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干净整洁的路面,都让毛如安印象深刻。
为了加快垃圾收运速度、减少清运困难,今年环卫工人的“坐骑”全都更换为电动车辆,极大地方便了日常作业。
而且,各地环卫部门还会加强对劳动保护设施的检查维修,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比如设立了环卫车辆检查日,由各地环卫处办公室牵头、车队主管领导参加,对车况、车容、车貌进行检查,保障一线作业工人的安全。
“环卫工人的工作很特殊,他们工作时间长、收入低、压力大,上路作业还具有不少危险。”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园林市政环卫服务中心综合科科长阮奇说,环卫事业的不断发展,就包含借助机械作业提高效率,也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负担。
福利待遇好了,干活也越来越来劲
凌晨4点,马宗良准时起床,到附近吃了些早点。5点左右,他到达作业路段,开始清理垃圾桶、打扫街道。
他来台州务工已经有20多年了,也干了20多年环卫工作,见证了台州环卫事业的飞速发展,经历了环卫设施的升级换代,目睹了“城市美容师”这一行业给城市面貌带来的变化。
这20多年来,让马宗良高兴的不仅是环卫设施越来越好,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福利也越来越好了。
“我刚来的时候才20多岁。”马宗良说,那时候家里除了种田,没什么其他收入,儿子出生后,家里开支大了起来,他和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外出打工。
但是没手艺很难找到工作,在台州务工的舅舅建议他,来这边做环卫吧。
在他的记忆中,他刚入行时,每月的工资不过才三百多元。那时候,马宗良白天除了清扫街面,还会捡些废品,晚上就会去踩黄包车。
对于清扫大街的工作,年轻的马宗良也没有抵触。“苦是苦一些,但是比在老家赚得多。”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环卫工人也得到越多人的尊重,在待遇和生活福利方面也相应有了提高。
“从八九百元到1000多元,又到了2000多元。”这些年,马宗良觉得自己的生活一直在发生改变,手里可支配的钱在增加,今年环卫一体化改革,他们的工资再次上涨,翻了一番,勤快点多加加班,他现在每个月有五六千元的收入,干活的劲儿也更足了。
不仅工资上涨得比较快,到了春节、环卫工人节等各种节日,马宗良还常常领到过节费、高温补贴等额外福利,单位还给环卫工人买保险、做体检。
2019年7月,新华人寿保险公益基金会向台州市的5140名环卫工人每人送去了一份保额为10万元的意外险,累计保额超过5亿元。台州也是全省第一个实施该项目的地级市。
社会各界对环卫工人的关爱也越来越多。“一杯水的公益”“免费早餐”夏日送清凉,冬日送温暖,这些点滴的关爱,也让越来越多的外乡环卫工人在台州,有了更多安全感和归属感。
改善居住环境,环卫工人居有定所
在台州市环卫工人之家,这里住着84户环卫工家庭。阳发富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屋子,他住在这里已经有些年头了。
今年4月,椒江绿清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揭牌,环卫一体化的机制逐步在台州推广,该公司对多个部门、街道负责的环卫类业务进行整合,全面接收主城区环卫保洁工作,破解目前“多头管理”现状。
环卫一体化改革后,阳发富欣喜地发现,环卫工人之家的改造也提上了日程。因为房屋建造时间早,电路老化,住在这里的环卫工人都不太敢使用大功率电器,就怕电路不堪重负。
“空调不能装,装上也不能用。”阳发富说,到了夏天,大家最多吹吹电扇,但是盛夏时节,即便吹着电扇也难以入睡,他们只能卷起铺盖上楼顶平台,露天入睡。
遇到突如其来的雷阵雨,大家一不小心就被大雨淋醒,急急忙忙往楼下跑。
考虑到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前一阵,环卫之家重新电路整修,困扰大家多年的难题终于被解决。阳发富指着外墙的几台空调外机说,今年好多人都装了空调。
不仅如此,住在这里的环卫工人如今都免去了房租,只需要负责水电费,而自己在外租房的环卫工人也有了一部分租房补助。“虽然之前每个月也就象征性的交40块钱的房租,但是真的免除了,我们还是觉得很贴心。”
“其实环卫工人在城市里想租到合适的房子并不容易。”阮奇说,有些房东对于环卫工人有一定偏见,不愿意租给他们,而且在外租,租金相对较高,他们也舍不得。
因此有人建议考虑挖掘街道社区公共用房、国企使用率较低的仓库用房等,为环卫工人们提供栖身之所。希望廉租房、公租房等,能逐步放宽申请条件,让更多环卫工人可以申请居住。
为此,这两年台州各地都在开展环卫安居工程,落实环卫安居用房,部分县(市、区)还将安居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台州已经解决了280多名环卫工人居住问题。
学党史,办实事,点亮环卫微心愿
环卫工人用双手装扮了城市的美,这个城市,同样也用温暖在回馈他们。
从2013年到2021年,8年来,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宣教处王婷一直在做一件事——点亮环卫微心愿。
从一开始的送清凉、送物资,逐渐衍生出环卫疗休养、幸福全家福、我的证件照、小候鸟的夏天,作为主要策划和组织人的王婷,自己也乐在其中。
“关爱环卫工人,不仅要关爱到他们个人,还要关爱他们周围的人,除了关心基本生活,也要关心精神世界。”王婷说,很多环卫工人为了工作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不少人过年过节都不回老家,还有很多环卫小候鸟失去了父母的陪伴,只有暑假寒假才能在台州和父母团圆。
正因如此,2017年,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推出“环卫工人微心愿”活动,帮助他们圆梦。
“没想到,执法局有个征集微心愿的活动,里面就有拍婚纱照这一项,我就报名了。”结婚28年的尹公山和朱玉侠,在台州已经工作了多年,他们结婚时简简单单,就连结婚证上也没有照片,尹公山一直觉得没有和妻子拍婚纱照,是个遗憾。
为了圆尹公山的心愿,影楼工作人员还带着两人去挑选了婚纱和西服。
王婷说,环卫工人对社会贡献很大,但限于收入水平,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拍婚纱照,能帮环卫工人圆梦,也是希望能给他们更多关怀。
每一年,环卫“小候鸟”们也在收获着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和家人出来玩、第一次参观博物馆、第一次游玩游乐园、第一次参加兴趣班……
今年,他们继续启动“学党史 办实事 点亮环卫微心愿”,组织环卫工人赴三门亭旁、蛇蟠垦荒纪念馆等红色基地开展“学党史、知党情”活动,感受党的光辉历程,领悟垦荒精神,同时践行垃圾分类知识普及。
不仅如此,他们还收集了生活困难的环卫工人心愿传到先锋平台,很多党员志愿者进行了认领。
“就是想让关爱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王婷说,他们也希望通过活动让社会各界更加关注环卫工人,让更多的人尊重他们的劳动。这些环卫工人,他们没有将自己最美好的时光留在照片上,而是献给了台州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