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暑”,坚守一线战高温》系列报道

陈安忠:盛夏“割稻客”

陈安忠正在割稻。 本报记者张梦祥摄

本报记者张梦祥

本报实习生夏珂逸 车新开

割稻、脱粒、粉碎稻杆、装车……8月18日上午10时许,天气热得如在蒸笼里,在路桥金清镇一处稻田里,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三辆收割机在金色海洋里来回穿梭。正在作业的陈安忠驾驶着收割机,仅10来分钟便完成了一亩地的收割任务。

算起来,陈安忠从事早稻收割已有28年,之前人工割稻,现如今都是机器收割。他身着长袖长裤、头戴安全帽,在阳光的映照下,他的肤色黑得发亮。

陈安忠驾驶的收割机操作室上有一块铁板,后有一小风扇,这便是他与酷暑作斗争的“武器”。热气扑面而来,他双手操控着收割机,无法擦汗,只能任由汗水顺着面颊滴落。

陈安忠作业的早稻田,属于路桥区兴业瓜菜专业合作社。“接下来就要把土地还给农户们,他们马上要开始搭建大棚,为下半年种莴笋做准备。”该合作社理事长孙勇根介绍,今年合作社早稻种植面积逾2100亩,8月底前需完成全部早稻收割。

“今年确实热!但是割稻就是越热越忙,稻子也是越热越好,这几天炎热的天气正适合收割。”陈安忠说,因为清晨露水重,影响收割质量,一般都会等早上7时左右再开工。

他说,为了保证作业质量,开工前都要先检查作业田块,去除田间木桩和石块等硬杂物,“走在稻田边,都热烫烫的。”

“今年天气好,稻子基本上都是直立的,收起来也挺快。”陈安忠介绍,收割倒伏的稻谷是每个农机手的“噩梦”,需要凭着高超的技艺操作收割机来回几次,才能将倒伏的稻谷收割起来,这样一来,效益减少了很多。

“农闲时就在外打工,割稻这段时间就回来。虽然连续作业时间长、面积大,但这也意味着可以多一些收入。”陈安忠说,每一分钱赚得都很辛苦,但用起来也格外踏实。

不一会儿,陈安忠将满载的收割机开到田边,通过一个仓斗将稻谷转运到农用车上。趁着装稻的间隙,他拿起水壶大口畅饮。“一天下来也没数过要喝多少水,装满一车就补点水,不然容易中暑,影响干活进度。”

“突突突……”日头还是那样的烈,陈安忠驾驶收割机又向着另一块稻田出发。

2022-08-23 《不服“暑”,坚守一线战高温》系列报道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53300.html 1 3 陈安忠:盛夏“割稻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