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洪晨
一身青春活力,一脸灿烂笑容……她是台州学院附属学校的美术教师吴倩倩,是台州市美术学科带头人、台州市美术骨干教师;也是一名青年美术家,是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会员、台州市郑士龙名家工作室成员。
◇ 从心出发
吴倩倩1987年出生于临海,接触美术的时间很早,早到她已记不清具体几岁。“我从小喜欢画画,小学就参加过美术兴趣班,初中开始接受专业培训。”
高中时,她展露出一定天分,“那时,我发现自己的色彩感觉比较好”。她早早确定了走美术专业道路的方向,并朝着目标日复一日地努力,后顺利考入台州学院美术教育专业。
素描、水彩、水粉、油画、版画……“我们的课程综合性很强,几乎涵盖了所有绘画门类。”吴倩倩觉得,大学期间,自己的成长和提升是迅速的。
最难忘的,是毕业那年跟着老师和同学们,前往陕西、甘肃、新疆等地开展为期三周的采风旅行。
“我们一路写生,一路记录,走过许多壮阔的风景。”回学校后,留在她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却是载着他们去往远方的绿皮火车。
“我们坐了20多个小时的火车,中途多数时候是没有座位的,有硬座就很幸运了。同学们累了,就在过道边坐着或躺下。车厢里散发着复杂难闻的味道,上下车挤得人晕头转向……”
她根据记忆中的画面,创作了一幅两米多高、一米多宽的油画《行·走》——拥挤的人潮一路向前延伸,远去的行人面目越来越模糊,而她身着朴素的白上衣,停留在原地,望向与人群相反的方向。“我好像和人们不一样,又好像与人们都一样。”
大学毕业后,她如愿成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并在浙江师范大学继续学习美术教育专业。
◇ 向美而行
走出大学校园,吴倩倩也从未停下创作的脚步。
“画画的人是有笔感的。如果一段时间不画,会明显感觉到手生疏了。”教学工作以外,吴倩倩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美术创作中——周末和节假日,她背着画具,前往各地写生,有时和画家同仁一道,更多时候和家人一起,“一去就是几天,回家后,我会根据当时的画稿和数码相机拍下的照片,继续完成画作”。
从采风到构思,布局、落笔,画面处理、上色,再调整,完成一幅画作,有时要花费三四个月时间。因为喜欢,吴倩倩似乎感觉不到疲惫,就连创作的瓶颈期都让她感到兴奋——“有时我会觉得,怎么调都调不出我想要的颜色,怎么画都达不到我理想的样子……这个时候,进步的契机就来了。静下心来不断调整,撑过这难受的一阵子,等到柳暗花明的时候,满足感也是加倍的。”
除了勤加练习,她也会请教前辈和同仁,“多看画展,阅读美术书籍,也是提升专业能力的途径”。
耕耘成就收获。她的油画作品《克孜尔千佛洞》在全国美术书法作品展中荣获最高奖;油画作品《静谧守候》、设计作品《中国梦民族情》获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书法(美术)比赛一等奖,立体造型作品《渔趣》获二等奖;作品《城里城外》入选浙江省女美术家作品展;作品《乡村暮色》入选浙江省第十五届水彩粉画展;油画《伊敏河旁回荡的声音》入选浙江省美术写生创作作品展;作品《清污船》入选浙江省美术作品展……
近年来,吴倩倩更多关注和挖掘家乡的创作题材。“渔港、渔船、渔民,还有老街、小巷里的市井生活,都是身边最生动的画面。”
◇ 以美育人
不知不觉,吴倩倩走上三尺讲台,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已有15年。她把扎实的美术知识融入教学中,把轻松愉快的教学方法带入课堂里,让许多孩子喜欢上了美术。
课堂上,她不拘泥于传统,会让学生尝试运用麻绳、彩纸等材料,使用羽毛、竹签等工具,创作美术作品,“我希望孩子们通过美术课堂,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
课堂之外,她在校园里积极开展各类美术活动,注重保护学生与生俱来的朴素情感和生活态度,尊重每个孩子自然天性的成长。
“让学生沉浸在美的画面、诗的境界和爱的怀抱之中。”这是吴倩倩所追寻的教学境界。在她眼里,每位学生都是一件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需要老师和家长用诗意的手法精雕细琢。
她连续多年辅导学生参加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台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均获一、二等奖的好成绩。而她也荣获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教改之星”金奖、浙江省“优秀指导教师”等,并荣获国家级“一师一优课”评选部级优课奖等多项荣誉。
“美蕴育人的心灵底层,是滋生人类创造智慧的土壤。美的境界,决定了人的创造高度。”吴倩倩认为,美术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
带着爱心、细心、耐心和诚心,她带领一届又一届学生,与她结伴,向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