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台州系列报道

台州技艺传承之“新”

黄岩翻簧竹雕

永利木杆秤

吴子熊玻璃艺术馆 元 萌摄

台传媒记者元 萌

台州非遗项目,在岁月流逝中尤显匠心独运,也在世代传承中静静讲述往日故事。台州非遗传承,离不开一群手艺人,他们的双手,变换的是技艺,不变的是对非遗文化的守护传承。

翻簧竹雕,“翻”出新花样

在黄岩翻簧竹雕名家工作室里,87岁的非遗传承人罗启松戴着老花眼镜,以竹为纸,以刀为笔,全神贯注地雕刻着手中的翻簧竹雕作品。

黄岩是国内翻簧竹雕的发源地,也是目前保存这一工艺最完整的地区之一。2007年,黄岩翻簧竹雕列入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岩翻簧竹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同治年间。当时,黄岩西乡盛产竹子,当地人靠山吃山,不少专门制作、贩卖竹制品的手艺人便应运而生。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如今,在黄岩制作翻簧竹雕的后人寥寥无几,但罗启松依旧和儿子罗文弛一起,坚守这一民间手艺。

“每年冬季选取三年以上、六年以下的优质毛竹,将毛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后,剩下的部分就是竹簧。翻簧竹雕又称贴簧、反簧,因在毛竹内壁的簧面上雕刻而得名。”罗启松介绍。

破开竹簧,放入水中,加入明矾和盐,高温蒸煮,将竹簧软化压平,胶合在木板或竹片制成的半成品上,刨光成型,而后在此基础上创作。前些年,罗启松在工艺上创新,利用竹子氧化变色的规律,创造出一种浮雕法,在竹制品上先雕上一层,再放置几年,等表面竹色变红,再雕第二层。这样的浮雕技艺,能让工艺品不易褪色。

与翻簧竹雕相伴的60余年时光中,罗启松手中的竹雕花样翻新,从传统的单色线雕、陷地浅刻,发展出线雕着色、浅浮雕、电烙烫画等。从一开始制作简单的笔筒、棋盘等工艺品,拓展到花瓶、扇子乃至屏风等复杂工艺品。翻簧竹雕的作品越来越精美,品种也越来越繁多。

受罗启松的影响,其子罗文弛也顺理成章走上传承非遗之路。他继承了父亲的匠心,也学到了父亲的创新精神。针对工艺品上漆后易开裂的问题,他创造性地选择用丝绸打磨竹簧表面,取代之前惯用的机器打磨方式。“这样处理后的产品会有一种自然的光泽感,也不易开裂。”罗文弛说。

一杆秤的匠心

在临海紫阳街,有一家非遗老字号蔡永利木杆秤店,创办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世代以制秤、修秤为业。如今,掌管这家店的是永利木杆秤第五代传人蔡雪贞。她从上世纪70年代随父亲学习制秤手艺,与木杆秤打了四十余年交道。

制作一杆秤看似容易,实则大有讲究,要经过刨料、打光、水磨、衡定刻度、包铜皮头、上秤码、打秤花洞、钉秤花、磨秤花、配秤砣、上油等十余道工序才能完成,每一道都有难度,容不得半点马虎。

手工制秤的关键一步,就是找准“定盘星”。在打磨好的杆秤挂上秤盘,而后定在支点上,用砝码校验。当杆秤处于平衡状态时,再用双脚规在木杆背面标注印记,这便找到了“定盘星”。

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将“定盘星”打成眼。每一个眼,都需要掌握合适的力度,稍有不慎就会打偏或是戳穿木杆,功亏一篑。

做秤,关乎匠心,更关乎良心。“三面无私公平秤,福禄寿星十六两”,秤店里一直挂着这句话。这些年来,蔡雪贞也秉承了手艺人的初心:“杆秤是公正的,每一个做秤人都不能缺斤少两。在我们的祖训里,有‘少一两损福,短二两减禄,缺三两夭寿’的说法,我时刻都不忘这句话。”

如今,在紫阳街上,有一处名为“到此一秤”的知名打卡点,过往的游客看到后无不啧啧称奇。这把被誉为“江南第一秤”的木杆秤就出自蔡雪贞之手,长约3.5米,重约12.5公斤,称量上限可达625公斤。

2009年,永利木杆秤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临海市非遗保护中心将蔡永利秤店定为永利木杆秤制作传习所。蔡雪贞将平时收集到的木杆秤史料与实物,在秤店里设了专门的展览区。守店之余,她也会到社区、农村文化礼堂、非遗中心等地,向大家讲解制秤学问,让更多人了解这门博大精深的手艺。

三代守望,雕刻时光

在椒江,有一家吴子熊玻璃艺术馆深受当地市民欢迎。2007年入选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台州玻璃雕刻技艺,在这家艺术馆里熠熠生辉,历久弥新。

“玻璃世家”吴子熊、吴刚、吴岳祖孙三代,以玻璃为纸,砂轮为刀,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玻雕艺术。

创始人吴子熊,15岁时就成为海门玻璃厂第一代的玻雕工人。在学艺的日子里,他每天早早地来到车间,在砂轮机上练习雕刻技艺。平时有机会外出参观,凡是看到玻璃造型与雕刻图案,他都会一一摹画下来,短短几个月就积累了近千幅素材。

玻雕艺术,关键在于雕刻图案的推陈出新。吴子熊将传统水墨画与玻雕艺术相结合,创造出独树一帜的艺术作品。

“记得1997年香港回归,我的父亲雕刻了《九龙庆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我与父亲一起雕刻了《荷花醒狮》。”吴子熊玻璃艺术馆馆长吴刚表示,“我们用非遗技艺记录这个时代,任重道远。”

吴刚从父亲那里传承了玻雕技艺,从初学时在平面玻璃上浅层描线,到后来在各种造型的玻璃器皿上深度雕刻,他终于“出师”了,如今成为能创作出精湛作品的大国工匠。

近年来,台州玻璃雕刻技艺坚持以非遗弘扬红色文化。由吴刚、孙亮共同创作的作品《南湖启航》,以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为背景,镌刻了中共一大参会的13名代表的形象,寓意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筑梦启航,踏上新征程。目前,馆内共有红色文化主题玻雕作品30余件。

台州玻璃雕刻技艺传到第三代,“95后”吴岳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2011年,他便远赴法国,寻找西方艺术与传统玻雕艺术的结合点。2017年,他成立了自己的“新岳工作室”,用年轻的力量将古老的非遗继续传承下去。

2022-12-30 非遗台州系列报道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63309.html 1 3 台州技艺传承之“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