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全媒视界

“好啜,来尝尝!”

台传媒记者李明锦/文 李明锦 李昌正 孙金标 雍 昕 李洲洋/摄

玉环火山茶采摘。

明前的天台云雾。

三门珠岙镇香山村茶园里工人采集春茶。

临海东塍桐坑茶场的工人。

红茶制作时的揉捻工艺。

工人分捡茶叶。

下雨收工。

手工炒茶。

羊岩山茶场。

下载望潮客户端 更多精彩等你来

这些天,刷到王寒老师的朋友圈,总是泛起酸意。她在埃及旅行,我隔着屏幕码字,悻悻喝了口茶……

味蕾在说,这是春天的味道!心情旋即阴转了多云,身在地中海南岸的王寒老师,真是没有口福。

王寒说,无鲜勿落饭。台州人似乎对于“鲜”都有近乎偏执的执著,尝“鲜”是深埋台州人血液里的基本操作,喝上一口“明前茶”如是。

洛阳纸贵,新茶价高,民间自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非明前茶不饮者可谓“茶痴”,同事苍老师,被我唤作“办公室茶圣”,他说自己顶多“半痴”。苍老师饮茶无数,无茶惶惶不可终日,每每泡茶便神色飞扬,嘬上一口,总是来一句“好啜,来尝尝!”

苍老师说,并不是明前采的就是明前茶,不是所有茶都可以用“明前”镀金……所谓明前茶是有具体条件范畴的。

“好茶好茶,正宗的明前茶,来尝尝。”一日,苍老师抛来橄榄枝,赤裸裸地炫耀。只见他取适量茶叶入玻璃杯,嘴里说着轻注水、细出汤,正宗的明前茶……茶叶在杯中慢慢散开,我眼里全是期待。

在“半痴”眼里,种茶人看天,制茶人看地,泡茶人看谁,他就能泡一壶好喝又好看的茶。

香气落水,细看浮沉,在氤氲茶香中,苍老师变身哲人。“茶倒七分,留三分。”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他说茶倒七分满,才不会水溢烫手,留下的三分是人情。

原来,喝茶门道里的门道,竟是人情世故。

得苍老师科普以了然,原来明前茶是长江流域江南茶区按节气对不同阶段春茶的称呼,主要的品类是绿茶及少量的红茶,而像大红袍、普洱等不存在“明前茶”一说。传统意义中的明前茶,可以理解为“特定茶类、特定产区”的“头春茶”。主要是指江浙以及安徽、江西一带,并且头采时间在清明前数天至半月的绿茶,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

台州多山,有江南茶祖地的名号,相传被后人称作“江南茶祖”的著名道士葛玄长期在台州山间修仙。炼丹修道之余,辟园植茶,有临海的“葛仙翁植茶遗址”与天台的“葛仙茗圃”是谓茶之祖地。

“葛仙翁植茶遗址”与“葛仙茗圃”一样,是江南乃至中国茶叶史最早有文可考的植茶遗址。

南宋道士白玉蟾《天台山赋》、清康熙《天台山全志》、清史学家齐召南《台山五仙歌·葛孝先》等,均记载了葛玄为炼丹养生在天台山种植茶树,建有茗圃。临海盖竹山茶园的最早记载见于南宋陈耆卿所撰的《嘉定赤城志》。

台州茶在历史的长河里该是无比的辉煌。我疑惑,在古代,台州的茶是不是也叫羊岩勾青、天台云雾、仙居碧青、三门绿毫……而不管叫什么,“羊岩勾青”们都已经成了“西湖龙井”们的“平替”,这才是当下的现实。

对比之下,台州茶人们总是意难平,一句“台州茶是好茶”是道不尽的沧海桑田、造化弄人。

在临海东塍的深山里,有个叫桐坑的村子。有个叫王军的青年,在此吃茶、种茶、制茶、卖茶一条龙,有些年头。2022年度浙江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青牛奖”,是对这位“牛人”的褒奖。

与台州的大多数茶人不同,王军另辟蹊径,做出了台州少有的优质红茶。优质不优质,口说无凭,王军办公室里大大小小的奖杯、奖牌能证明。

一日,从海拔600米的茶园归来,王军奉茶,娓娓道来。

自事茶始,王军熟读《茶经》,其妙如何?他说,一言难尽。

他说,要做好茶,自然要从了解茶的历史开始。自唐代陆羽的《茶经》之后,茶叶专著陆续问世,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茶事的发展。代表作品有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明代钱椿年撰、顾元庆校《茶谱》、张源的《茶录》,清代刘源长《茶史》等。

难以想象,一个退伍军人,竟对这些著作如此了然。他只道,始于兴趣,然后热爱。

王军告诉我,明前茶的贵,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明前茶的好,主要在于:鲜、甜、醇、香。越晚的茶,越是味浓涩重。

同时,明前茶由于更为鲜嫩,且采摘标准更高,茶叶更显匀称。冲泡后甚是鲜活好看,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好喝又好看,这便是明前茶珍贵的由来。

“产量有限的头采春茶,又占了‘物以稀为贵’的先机,岂有不贵之理。”在王军看来,明前茶确为珍贵,明前采制的名优绿茶普遍对原料嫩度以及采摘标准有着极高的要求,其采摘成本、人力成本是六大茶类里最高的。

简单理解,明前茶本身品质上乘,再加上产量少,对一众爱尝鲜的茶客而言,吸引力无需赘言,而且这种吸引力是自古有之。明前茶的狂热,在卖方市场的影响下,价格必然水涨船高。

他又讲了诸多制作红茶的工艺,换言之,与做菜同,火候很重要。与做菜不同的是,制茶的每一道工艺,受环境的影响大,湿度、温度及空气中的含氧量都是制约茶叶品质的决定性因素……

听得云里雾里,缓不过神来的我对他说,决定性因素是他这颗匠心。

与大多数的台州茶人一样,他也是意难平,为台州茶的价值发愁。

去年干旱,今春多雨,气温较往年偏低,茶叶减产是必然。“青牛奖”得主感慨,当下市场上明前茶的价格普遍水涨船高,他却做了决定,自家的“绿壳红”红茶不涨价,又一次做了“异类”。

眼下,正是明前茶采摘的时节,台州各地的茶园里又忙碌了。愿“王军”们且以匠心制好茶,台州有好茶!

2023-03-31 台传媒记者李明锦/文 李明锦 李昌正 孙金标 雍 昕 李洲洋/摄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70347.html 1 3 “好啜,来尝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