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画家於学成:

用画笔记录城市 描绘情绪

於学成油画作品《筑梦》 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於学成正在创作。

台传媒记者王佳丽

走进於学成位于椒江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画室,室内的一张小桌上放着本《认识绘画:丰子恺绘画十六讲》,里面被他画了不少记号,例如,“手是听命于眼而活动的。舍眼而练手,是忘本而逐末……”

他说:“这本书我经常回顾,常翻常新。画画有时候需要‘眼高’而‘手低’,当然在眼睛吃饱审美后,动手也要跟上,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去画画,我一直跟学生们这么说。”

於学成是这所学校的美术老师,也是一位持之以恒的油画爱好者。他是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会员,担任椒江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从海岛到港城

选择“海洋”这一元素作为自己创作的主题之一,对於学成来说,再自然不过。

在舟山长大的他,从小生活中最常见到的便是海岛和渔民。他回忆:“家乡刻进我记忆里的,便是那股咸咸的味道。”因而,来到椒江这座滨海港城后,他感到十分亲切,并很快融入了这里的生活。

闲暇时候,於学成会去椒江的码头、船厂采风,有时候也去到稍远的温岭。他画清理船舶的船工,画整理海货的渔民,画正在织网的渔妇,用画笔展现一种宁静、平和的渔民生活。

例如2021年创作的《伏休季一》《伏休季二》和《渔港小景》等,记录了伏休归港时港湾的状态,画风细腻真实,色彩朴素自然。在《大陈·迹》里,他用现实的场景与虚设的铁网相组合,营造出一种复古怀旧的氛围。

这些作品也有不少参展获奖的,如《筑梦》入选了2020年“大成之境——浙江省油画作品展”,《渔港日记》入选了浙江省第十四届水彩粉画展,《大陈·迹》获得“新时代·新浙江”浙江省油画作品展学术提名等。

向海而生的城市,总是不缺乏勇气和英雄。这也成为於学成创作的另一个灵感来源——红色主题。他说:“一方面,是我研究生期间的课题研究需要;另一方面,我也想为这座城市做些什么,刚好借着红色文化宣传的契机,用油画创作和讲述椒江的红色故事。”

他将目光聚焦到了一座充满传奇的岛上——一江山岛。以1955年的一江山岛战役为历史背景,於学成创作了现实主义油画《一九五五年一月十八日·一江山岛》。画面里,天空黑云压顶,但光明正在驱散黑暗,战士们登上一江山岛203高地,将红旗高高扬起,迎接胜利的喜悦。

在《侠父情——中共海门党组成立》中,於学成以建立台州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海门小组的宣侠父为创作对象,凝固下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瞬。而在另一幅《烽火岁月》中,他将蓑衣、枪、红船等元素,以及中共一大召开等关键事件进行整理融合,展现了烽火岁月里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

从大主题创作回归生活关注,於学成认为,一直以来,他的油画学习有“向上走”和“向下走”两种方式。“向上走,便是欣赏和研习大家的作品,带着研究的目光去剖析和汲取;向下走,就是跟生活接地气,观察生活中的变化,有时候即使同一个场景,也会发生不同的事情。”

现在,椒江一桥成了他新的“观察对象”。“我每天上下班几乎都要经过这座桥。桥梁,既是一道天然的风景,也是一个自然的连结,可以连结人与人、人与车、车与车、城市与城市,是个很有意思的命题。接下来,我想挖掘更多这座桥与人、与城市的联系,进行系列创作。”

从写实到情绪性表达

在於学成的油画作品中,有一类创作既写实又抽象,这类作品也是他十分喜欢的一种创作形式和绘画语言,即“手迹”系列。

这个“手迹”不仅是指用手绘画这个步骤,更重要的是他在前期道具的收集、准备,作品的构思、组合的过程。在《手迹》里,他用两块旧木板、一只旧手套,充满锈迹的阀门、钢管和铁线构成了一方特别的小世界。在《手迹之二》里,画框、旧木板,还有玩具娃娃、链条、旧手套,以及机械零件的组合,使画面显得奇谲而充满艺术感。先进行“拾荒”,再完成“装置”,接着开始“油画”,在这个过程里,他实际上完成了不止一次的创作。

其中,於学成最喜欢的是一幅名为《依靠》的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他选择了各种各样锈迹斑斑的机械旧零件作为主要材料,通过焊接进行组合,周边还点缀着彩色的玩具。这些冷冰冰的道具却拼凑出一个充满温度的画面——一位母亲怀抱一个襁褓中的孩子。“《依靠》的背景用了网的元素。网常常代表着关联、束缚、捕获等,如果说《大陈·迹》中破开的网象征着打破,那么《依靠》里的网则象征着母子间无法断结的联系。”他分享道。

幸运的是,他的这种创新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其中,《手迹》获得第二届“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油画年)优秀作品;《手迹之二》获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举办的“视域江南——浙江省油画作品展”优秀奖;《依靠》入选浙江省第六届青年美术作品展。

对於学成来说,喜欢“手迹”系列,是因为它们能承载一些表达,即使脱离环境、时间,依旧具有自身鲜明的意蕴。事实上,坚持油画创作这么多年,他一直在追求变化,比如从古典写实到书写性写实。如今,他的创作更关注绘画的情绪性表达,更期待画家和观众之间能够碰撞出某种契合。

2019年,他考上了研究生,进入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继续深造学习。

“回到学校,我可以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於学成说。学习、交流、创作,让他有了更多思考的时间。

於学成喜欢的画家不少,如俄罗斯画家列宾、苏里科夫,荷兰画家伦勃朗,西班牙画家委拉士贵支,意大利画家安东尼奥·曼奇尼等。他喜欢油画,也喜欢用油画的语言讲述民族意蕴,认为这具有极强的魅力。“对我来说,油画的魅力,在于它古朴而又具有现代气息的表达。它是耐久的,油画非常注重造型和色彩,注重画面的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依旧能够潺潺流出独特的韵味。它又是唯一的,将某一时刻的瞬间进行捕捉并记录下来,画家就要抓住艺术形象的典型特征,发挥静态特征的最大张力。”

近年来,他在风景表现的语言手法上趋向一种更精简的呈现方式。在《古寺新绿一》《古寺新绿二》里,他提炼了国清寺及周边风景的场景细节,经过删繁就简后,对内容进行重新编排,显示出一种“粗糙”但高度凝练的真实。他解释道:“有时候,细节描绘得越细,秩序就越容易出错。我尝试保留了景象中比较敏感的形和色,重新编排秩序,让画面更加理性,也更加和谐。”

2023-07-14 椒江画家於学成: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78594.html 1 3 用画笔记录城市 描绘情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