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探访台州书院文存

龙山书院:庠序长存,斯文不灭

章一山纪念馆

文峰塔和龙山书院

台传媒记者包建永 实习生符琪衔/文 台传媒记者徐古忆/摄

明清之际,台州府宁海县海游(今属三门县)龙山是风景胜地。山上建有振衣亭和文峰塔。登临四望,溪山一览。时人感叹,遗憾不能与左思把臂同游,共诵“振衣千仞冈”的豪迈诗句。

山下章氏,是海游望族。族中读书人章志发(1717—1783)有感于许多同族子弟无校可入,无书可读,于是与族中宗长商量,大家集资创建书院。他的建议得到热烈响应,族中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清乾隆十三年(1748),在龙山振衣亭遗址上建成龙山书院。这一年,章志发31岁。

章志发品德高尚,处事公正。书院建成后,他还参与义务教学活动。因为家财都用于资助办书院,晚年生活拮据,亲友善意接济,他也淡然处之,更从不向人借钱。

“世之拥华膴、夹厚资者,未尝不夸耀当时,一切庸夫竖子,或依势而阿附,或乞怜而面谀,卒之奄然长逝,欲问为谁何而不可得。此没世无称,君子所为深疾也。”海游章氏宗谱盛赞章志发做的是名垂青史的事业,比那些夸耀当时、死后无闻的人伟大多了。

章志发的侄孙章华国从17岁起跟随他学习,被他高尚的品格所感动。章华国在回忆文章里深情写道,叔祖(即章志发)去世已经15年,而父老乡亲每当议论章氏杰出人物,必会提到他,大家公认,叔祖为人忠恕,做事仁厚,胸襟光明磊落,当世罕见。

章志发孜孜于教育事业,至死不渝。乾隆四十八年(1783)春季的一天,龙山书院突遭大火,火势凶猛,“观者咸束手太息”。眼看着凝聚毕生心血的书院化为乌有,章志发痛心疾首。

此时,他已经66岁了,家资早已耗尽,再也无力重建书院。

在这年的十二月初六,章志发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书院是一地文教的重要标志。当龙山书院烧为灰烬,当地百姓无不忧心:小孩子以后到哪里接受教育?“序塾之废毁,斯文将就湮没”,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就在此时,章志发族弟章志巨(1732—1790)站了出来。他主动承担重建之责,召集工匠,购买建材,不久便将书院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

章志巨是国学生,但命运不济,一直没有考中进士,周边朋友都为他惋惜。

他接受现实,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自己的才学,培养新人。书院重建后,他更是以巨大的热情,投身到教育工作中去。

侄孙章亦珪小时候就从学于他,文章老成,见识超群。

稍长后,章亦珪又游学天台,拜施穆亭先生为师。章亦珪一来,便表现出“言行循循有规矩”“文词盎然多书味”,拣选知县天台人孙学锦仰慕其人,与他结交。孙学锦好奇地问他,为什么在同龄人中,他能这么出类拔萃。章亦珪直言相告,这是因为自己从小受到叔祖、国学生志巨先生的教诲,才有所长进。

对于既是启蒙恩师又是长辈的章志巨,章亦珪一直感激在心。乾隆五十五年(1790),章志巨突然去世。章亦珪此时正在黄岩,跟从老师临海人黄河清(字文徵,号润川,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官宜春知县。著有《朴学堂诗集》)学习。得知这个消息,他顿时痛哭流涕,一连写了8首诗来纪念自己崇敬的叔祖和老师。

7年后,海游章氏修族谱。孙学锦因事来海游,章亦珪邀请他游访龙山书院,并请他为章志巨作传。孙学锦敬佩志巨先生的为人,欣然提笔。

自龙山书院开办以后,海游章氏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夫乡邻风俗之美,是于人文;人文之萃,由于庠序。庠序不修,人文由此而靡。此子衿佻达,诗人所为伤心也。”章氏族人已经充分认识到,如果小孩不接受教育,就很容易变得轻薄放荡,粗鄙无礼,当地人文风俗之美,也无从谈起。

道光初年(1821—1823),著名学者、时任宁波教授的戚学标(今温岭人)来到海游。他看到海游章氏热衷教育,非常高兴,写下了热情洋溢的《文昌阁义田碑记》。“谋公置田四十亩,岁收所入,为乡会及郡试往来费,酌道里远近给发。由是贫者不患无资应取者,众用功亦奋设。邑各处皆仿章氏为之。”海游章氏专门拨出公田,根据路程的远近,分别承担学生赴县城、府城等地的考试路费,龙山书院的学生无不受益。家乡有书院,学习、考试费用基本族里买单,寒门子弟更没理由不好好读书。

戚学标看到一群群朝气蓬勃的学生,听到书院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感慨海游章氏文风之盛,堪比教育发达的“浙西诸郡”,将来必出人才。想到这里,作为同是台州府人,他也觉得特别骄傲,“即余同郡亦有荣焉”。

与此同时,官府对龙山书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治八年(1869),台州知府刘璈从盐税中拨出一定款项,“延师课读”。同治十二年(1873),宁海知县周祖升从邵忠清入官案中拨出10亩田,充作教育经费。

龙山书院所在位置,离大自然很近,离闹市又不远。许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游龙山,逛书院。

有一次,黄岩文人葛炳烺在海游章氏陪同下,游览了龙山书院。回到住所后,他便信笔写下优美的《游龙山书院记》。从中可见龙山书院的位置和规模——

“拾级而登,级七十许,至书院之大门。门前有石梁,状若跨虹。过石梁,是为二门。其上为玄武祠,奉玄武君像,即俗所称玄天上帝是也。由二门而上,石磴十余级,是为讲堂。两旁层轩对敞,为多士诵读之所。其楼上则为奎星楼。又由讲堂而上,石磴十余级,是为文昌阁。其阁与奎星楼南北对峙,盖以《星经》奎星本属文昌垣也。由阁前凭栏四望,则丹山拱立于前,万山盘绕其下,势若城阙,雉堞周回。四围古木数十章,皆傍岩隙而生,亭亭如盖,荫庇馆舍。亦微有清泉白石,从罅中出,凉气袭人,尤于夏月读书为宜。”

他还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用诗一般的语言,一一描摹龙山之景。

或许为龙山的美景所折服,葛炳烺留下来,成了龙山书院的一名教师。

民国七年(1918),章氏族人章华(1869—1926)在重阳节约友登高望远,饮酒作诗。饱览美景之余,对母校龙山书院也是大大赞美一番:“假座龙山书院,评诗畅饮。聊步院之左右,仰观丹峰秋色,远山归云,石城瀑布,古塔苍松;俯视烟火万家,良田千顷,扁舟叶叶,河水滔滔。”(章华《丹山诗社序》)

书院因山添秀色,山因书院长精神。

龙山书院流传有序,从未间断。从相关资料上看,书院规模不是很大,学生主要以章氏族人为主,多则三五十人,少则一二十人。先后培养了进士、举人、秀才二三十人。

光绪二十七年(1901),族人章梫(1861—1949)正在上海澄衷蒙学堂当副教习,获悉清政府将废八股为策论,改私塾为学堂,立即写信给海游章氏族人,建议创办现代学堂。族里非常重视,推选如瀚、如川、濂、维城、应龙、琪等6人商办具体事宜。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筹备,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春,创办了宁海县(时属台州府)海游小学堂,校址初设于海游章氏老祠堂,后移到上祠堂,最后搬迁到章梫故居,定学制为10年。首次招生20余人。原龙山书院停办。

这是宁海、临海两地现代小学之始。

2年后,海游小学堂扩展到4个班级,学生超过100人。1919年,校名改为海游小学校。1923年,招收首批女学生20余人,开当地风气之先。

1930年,校名改为宁海县海游中心小学。1934年秋,学校扩展到9个班,上祠堂已容纳不下,遂迁到章梫捐出的祖屋处,即为现三门县实验小学校址。

1940年7月,划南田县全部境域及宁海县东南部18个乡镇、临海县东北部5个乡镇,设置三门县。校名随之改为三门县海游镇中心国民小学。至1942年,毕业生28届,437人。

1949年2月,三门解放,更名为三门县县立海游小学。1954年,经县教育局确定为县重点小学。1986年,再度被确定为县属重点小学,改名为三门县实验小学,沿用至今。

从龙山书院到三门县实验小学,海游章氏付出了极大心血。章梫家族是其中代表。

章梫虽然长期客居京沪等地,但一直关心家乡教育事业发展。自1903年以来,他每年捐助银元500元,作为当地办学经费。1934年秋,又捐出20多间祖屋、数亩水田、20多箱书籍,作为海游中心小学校产。

他的后人,继承发扬崇尚教育、热心公益的祖德家风,继续回报桑梓。1982年,远在新加坡的章梫四女儿章以满与女婿陈德文捐资10000元,助建一幢三层教学楼。1984年,章梫女婿王家扬(章以惠丈夫)在宁海设立“王家扬奖教奖学基金”,考虑到自己在海游小学读过书,妻家又跟海游小学渊源深厚,于是每年从中拨出部分奖金奖励2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和4名优秀学生。1989年,章梫孙子、时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章文晋捐资10000元,在三门县实验小学设立“章文晋奖学金”;从2022年开始,该奖学金纳入北大教育基金会“章文晋奖学金”,标准也提高到20000元。2003年,在三门县实验小学建校百年之际,章文晋之子章百家遵照二姑奶奶章郇(以申)的遗愿,将其全部积蓄55000元捐献给学校。

当地群众不忘章梫家族为家乡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经当地政府同意,于2010年建造了章一山纪念馆,并增设龙山书院,以此留存历史,纪念先贤,传承文化。

可惜的是,1966年文峰塔被炸毁,后来龙山书院也被夷为平地。半个世纪以后,当地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遗址荡然无存。

悠悠百年,世事沧桑,所幸教育不衰,文脉不断。

(感谢章宏奖先生对本次采访给予支持和帮助)

参考资料:光绪《宁海县志》、海游《章氏宗谱》(1914年)、海游《章氏四年房谱》(1929年)、王根法编著《翰逸神飞:章梫和他的书法艺术》

2023-08-03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80176.html 1 3 龙山书院:庠序长存,斯文不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