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人物

认识自己

黄保才

很多时候,一个人喜欢别人称呼他什么,可以折射其人生价值取向。

戴虎斌中意“戴班长”这个叫法,有很深的军人情结,服役9年,他从一个军事弱兵成长为班长,靠的是刻苦磨练、锐意打拼。这种拼劲,看上去是部队生活小环境逼出来的,但骨子里是与生俱来。至少面对军营训练的苦,他打“退堂鼓”时,被同样在部队当过班长的父亲一顿“棒喝”,而幡然醒悟,并在自己班长的呵护、激励下,砥砺前行、克难奋进,相形之下,有些人未必逼得出、激得起,只能浑浑噩噩混日子。而戴虎斌却不,他会直面困难,振作起来,一往无前,这是他作为堂堂男子汉的荣光与骄傲。这种拼劲,就是支撑着他后来走上创业道路、脱胎换骨的精神渊薮。退役伊始,他本可以凭在部队里积累的资本——新闻写作能力和厚厚的剪报本,谋个地方报纸采编职位,过上相对安逸、“朝九晚五”的日子,但他干了两个月,便放弃了,毅然决然。为什么?因为他的胸中,蕴藏着创业的因子,他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去闯荡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认识你自己!”这是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一句著名箴言,直截了当地告诫世人,要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本质和特性,懂得人生的意义和真正价值。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是始终用这句话鞭策着自己,并融入自己的哲学思想。退役军人戴虎斌最难能可贵的地方,也是清醒地认识自己,需要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此其一;其二,他义无反顾、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在没有准备的情形下,不懂就学,冒着前路上不确定的“地雷阵”和“万丈深渊”,开启自己的创业历程。他不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用实践证明人生的价值。他还有“败不馁,胜不骄”的意志和品质,因而第一次创业,在上海开包子铺失利时,另辟蹊径,以孜孜以求的精神涉足环保地坪行业,开始了第二次创业。这回,他成功了,一是缘于他瞅准了商机,二是因为他勤勉好学,三是得益他善于带队。

有一点可以肯定,但凡当过兵的人,在择业过程中,都是“行动派”,不会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你看,那位在温州开早餐店的仙居残疾退役军人蒋培鑫,当初寻寻觅觅,一旦找到了属于适合的行业,就义不容辞地做下去,如今他的早餐事业,在温州首屈一指、风生水起。戴虎斌也一样,甚至更胜一筹,因为他从事的行业,是他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陌生领域,他得从头学起,一点一滴,无论是技术,抑或市场。这得益于戴虎斌的聪慧、执着,也缘于他在部队这个大熔炉淬炼的吃苦耐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他终于赢得了豁然开朗的事业新领地,还延续了因退役而戛然而止的“班长梦”。

班长是“军中之母”,何尝不是创业路上的“擎天柱”“探照灯”。退役军人是什么样的社会角色?是“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火种,是彰显物质与精神力量,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标杆。戴虎斌在部队当班长,那是他作为兵的成长台阶;迈进社会后,他从本行业的技术“门外汉”,匍匐成为行家里手、业界班长;他以一己之力,创办公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做到行业佼佼者,更重要的是,他凭藉自己的企业,聚拢了一拨又一拨退役军人,心连心、肩并肩一道创业,俨然就是当年部队的班长。这个班长,没有组织任命,也不是自封,而是一群有相同经历、志同道合的兄弟,由衷的称谓。

在部队,班长是与士兵最亲近的“官阶”,那种没有当过兵的人体会不到的亲近感,在军人和退役军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难舍难分。“八一”前夕,有一位台州籍老兵,写了一篇回忆老班长的文章,情真意切,感动人心,让读者认识到班长的担当、操守和伟岸。企业是什么?就是一群怀着共同理想和目标的人,走到一起,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组织。在一家公司,“战友情”无疑是凝心聚力的最佳黏合剂,一定情况下,他们的奋斗意志、创业干劲,能够超越个人利益。由此可以预见,戴虎斌的企业会行稳致远,做大做强,领跑行业,“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戴虎斌令人感佩之处,还在于他兼济天下的大爱情怀。说句实在话,我相信他创办企业,真不是纯粹为赚钱,更多的是做事业,一份扶贫帮困、促进就业的事业。他有情有义,体现的是博爱。40岁时他将亲友赠予的2万元生日红包,悉数汇给临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作为特殊的关爱基金;他得知有退役军人不幸去世,父母住敬老院的,便调查清楚,及时前往问候,并提供资助。

一个对自己认识透彻的人,总是不畏艰辛地工作,并追求一种至善的生活。

2023-08-03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80224.html 1 3 认识自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