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研学游成为“研学优”

周慧虹

从历史文化名城到自然风光胜地,从前沿科技创新阵地到传统手工艺作坊……这个夏天,文旅市场持续火热,尤其是研学游继续升温。

来自携程旅行网数据显示,暑期亲子研学类产品相关订单同比增长七成,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北京、上海、四川、内蒙古、宁夏、贵州、云南、新疆等成为国内热门游学目的地,英国、美国等海外长线游学路线,新加坡、泰国等海外短线游学路线也很受欢迎。与此同时,根据相关调查资料,研学游市场规模2023年达1469亿元,到2026年预计可达2422亿元;2023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超过1600个,研学企业3万多家。

研学游集合了旅游属性与教育功能,其目的和价值在于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让孩子们在课外享受旅行时光的同时,获得学习体验、培养实践能力、激发探索欲望、提升综合素养。自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以来,在教育、文旅及各地政府等力量的推动下,研学游被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愈益呈现供需两旺之势。

毋庸讳言,研学游“热趋势”背后,也伴随着一些市场乱象,引发社会关注。除了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等问题之外,颇遭家长诟病的还有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有些研学游项目在“游”与“学”之间把握失度,被认为是“游而不学”。一些家长感觉钱花了不少,可孩子并未通过游历学到多少有益的知识,研学游有点名不符实。

不可否认,即便面对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站在不同角度考量,形成的认识也会有所不同。关于研学游,往往家长们侧重于“学”,孩子们则更看重“游”。家长希望孩子在研学游中获取知识,而作为孩子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能够玩得开心。对此,正如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的,研学游究竟是让孩子满意还是家长满意,其实很难界定。花钱的是父母,出游的是孩子。孩子玩得满意,但家长也许不满意,觉得没成果;家长满意学的成果,孩子也许玩得不尽兴。

不管怎么说,研学游不能满足于现状,推动其高质量发展,使研学游成为“研学优”,才能获得良好口碑,实现多方共赢。既然研学游可以说是众口难调,那么,就需要有一个相对科学的行业标准来提供遵循。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尽管相关部门出台了种种促进研学游发展的鼓励政策,但在行业制度规范的完善性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短板。

有鉴于此,相关职能部门亟需在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上集思广益,围绕推进研学基地、线路、课程、导师以及研学安全等要素体系建设,围绕完善研学游所涉产品标准、运行标准、资质标准等,尽快出台明确的指导意见。并且,适时建立和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对研学机构、研学产品给予相对客观的评价,为大众消费选择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教材不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教材。”期待在妥善处理各方矛盾中逐渐把研学游的标杆确定下来,把研学游的品牌树立起来,把研学游打造成“研学优”。如此,“书生意气的研学、家国天下的旅游”才能更加名至实归。

2024-08-05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207198.html 1 3 让研学游成为“研学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