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KPI”式的生活费分配方法引热议

心理专家:家长存在分离焦虑,要学会放手

台传媒记者张梦祥

柯女士的儿子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浙江警察学院,关于孩子的生活费问题,她在儿子开学前跟不少亲朋好友商量过,最终确定每个月转账2000元。

“孩子要读大学了,一个月给多少生活费合适?一次性打款还是分开打?”开学后,近段时间不少大学生家长的“灵魂发问”将这一话题推上了热搜。

按月给生活费更安全

仙居小伙朱律衡考取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会计专业,开学前,父亲朱健与他进行了交流,决定将每月生活费定在2000至2500元,若是将来处了对象,可以再申请恋爱基金。

“目前只是一个设想,具体还要根据孩子前几个月的开销再定。”朱健认为,孩子本身学的便是会计专业,与钱打交道,可以适当放松一些,在高校校园内学会理财,也能为他踏入社会积累一些经验。

来自天台的汤海委告诉记者,他的女儿考入了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这段时间,他问了身边不少朋友和同事,考虑到杭州的消费不算低,怕女儿在外受委屈或者遭遇缺钱花的尴尬,决定将生活费定为每月2000元,每月底打款。“主要是用于吃饭和零花钱。”

他坦言,大多数家长都想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其实具体给多少都是丰俭由人,多有多的用法,少有少的用法,相信孩子们能处理好。

被上海一所高校录取的庞粤每个月的生活费也是2000元。“10年前姐姐上大学时生活费是每个月1500元,考虑到物价上涨,父母给增加了500元。”对于这个金额是否够用,庞粤也不太清楚,但是她觉得不重要,若真是不够花,可以自己兼职赚取零花钱。

采访中,不少家长表示担心一次性将一学期或一年的生活费交给孩子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消费,也增加了被诈骗的风险,因此更倾向每个月给孩子打款一次。

父母要学会放手

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一种“KPI”式的生活费分配方法,即给予孩子生活费时,不再是固定金额,而是根据一系列考核指标来决定,引起了网友热议,部分家长十分认可并准备实践。

张女士的儿子小陈考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孩子的生活费,她是这样安排的:孩子生活费每个月计划2000元,月初转1000元,每周末发一次视频转100元,4周共计400元,每天发问候语一次转20元,30天共计600元。

“妈妈制定的还是比较严苛的,虽然自己会有些牢骚,但是会尽可能去遵守。”小陈说,刚步入社会,妈妈不太放心,担心其一心玩乐,疏忽了学习,他也能理解。不过,他也希望父母可以给他更多自由空间。

对此,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汤义平表示,这是家长分离焦虑的表现。他说,从爱的角度来说,也许没有什么对错,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长期被这样“把控”的孩子会受到许多影响。“这样的孩子要么培养成过度服从的习惯,没有主见;要么会产生强烈对抗心理,出现过分的叛逆行为。这不是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

“为人父母,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你的世界并不是要完全围绕着孩子转,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要学会渐渐放手。”汤义平认为,孩子已经考上大学,开始了相对独立的大学生活,应该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尝试新事物,发掘自己的潜力。这个阶段,父母要给予孩子的,只是引导与尊重。在孩子困惑时引导孩子,在孩子受挫时开解孩子,在孩子试着自立时尊重孩子。

2024-09-18 大学生“KPI”式的生活费分配方法引热议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210425.html 1 3 心理专家:家长存在分离焦虑,要学会放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