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抓娃娃》:沉重的故事,轻松讲完 2024年07月27日

林 立 /文

陆川导演那条被热议的微博,让我看《抓娃娃》时分外上心。我特想通过这部喜剧电影检验一下我对“低质强碱性搞笑片”一词的理解是否正确。

百度告诉我,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而“碱溶于水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属于强碱”。

我认为陆导用这个化学名词去形容《抓娃娃》,意思是这电影纯粹是搞笑段子组成,虽然电影该有的元素都有,但和电影艺术完全“电离”,是一部“低质量搞笑片”。

带着批判的眼光观看《抓娃娃》,我从头笑到尾。笑的同时还特别清醒,看得出某段搞笑在讽刺什么,某段搞笑是在砸碎什么。

尤其看到片尾,被马成钢、春兰夫妇从幼童骗到高中毕业的儿子马继业,竟然通过成为长跑运动员与恐怖的父母、悲惨的人生达成和解。

我想说,我同意陆川的意见。

我不相信他的微博账号被盗,我觉得陆导老辣地总结出了《抓娃娃》的精髓。《抓娃娃》的“强碱性”是如此明显,导演、编剧、主演们都非常明白自己在创作一个剧情和现实“完全电离”的喜剧电影。

但这“完全电离”的状态,我非常受用。换句话说,我觉得《抓娃娃》是“高质强碱性喜剧电影”。

很多人在聊《抓娃娃》时都提到了《楚门的世界》,前者借鉴了后者的故事框架。马继业被父母和一支教育团队精心欺瞒,在监视中生活了18年,和《楚门的世界》中活在“真人秀”中的楚门如出一辙。

然而基本上不会有人认为《抓娃娃》和《楚门的世界》有可比性,为什么?我觉得区别就在“搞笑”与“喜剧”的区别。

以沈腾和马丽为代表的表演团体开心麻花,最显著的特色是“搞笑”。他们的舞台剧,尤其是改编成电影的那几部——《夏洛特烦恼》《李茶的姑妈》《西虹市首富》,都以“疯狂搞笑”为人所知。

这些主创绞尽脑汁要让观众放声大笑的作品,有种“别把我们当人”的狂放气质,一些较真的观众笑完之后甚至会有“负疚感”,觉得自己是被拉下水的。

《抓娃娃》仍然延续了开心麻花这种“疯狂搞笑”的能耐,很难有观众看完全片能绷得住脸。正是因为这种让人没法不笑的特质,让一些观众惯性地认为《抓娃娃》很低级,甚至无法接受“富豪父母营造一个穷苦环境欺骗儿子18年”的设定。

有趣的是,《楚门的世界》的设定更加不现实,但很少有人挑剔。

因为讽刺某种现象,似乎应该像《楚门的世界》那样认真铺陈细节,一点点推动主角在谎言中觉醒乃至奔向自由的情感曲线,才算是严肃地去探讨某些社会议题,才能让观众们愿意反思、讨论。

《抓娃娃》着力点似乎都在马成钢、春兰那些弄巧成拙的搞笑桥段上,仿佛他俩是在和观众玩一场“不必认真”的喜剧剧本杀。当人们这样理解《抓娃娃》时,感受到的自然是电影与现实的“完全电离”。

但我感受到的,恰恰是一种刻意为之的“间离效果”。

观众越为马成钢夫妇发笑,越觉得他俩不切实际,就不知不觉走入另一个主角马继业的内心世界。

有这样的爹妈,马继业最后会怎么样呢?到最后,马继业必定会发现一切都是“监视”“算计”“谎言”。这个用“疯狂搞笑”手法去讲述的悲剧,只有“把戏拆穿”这一种结局。

怎么收场?

带有这种疑虑的观众,或多或少对“父母辈的强迫性教育”现象要么有亲身经历,要么在生活中屡见不鲜。现实中这种案例的结果,基本都是苦果。

让我大为意外的是,临近结尾的一场闹剧,直接稀释了我对“如何收场”的疑虑。

片中马继业长期坐轮椅的奶奶,真实身份是教育专家李老师,因为打篮球被马继业看到漏了机密,不得不提前“领盒饭”,上演心脏病突发死亡的戏。

灵堂上,不知情的马继业真情实感地痛哭、嘶吼,“躺平”的奶奶一次次情绪起伏,最后直接坐起大喊孙子。马成钢夫妇和其他“演员”不得不多次阻止奶奶“诈尸”。配合上司仪那段“奶奶一定会飞到清北大学的上空等着你”的煽情语句,整场戏的讽刺效果被拉满。

这是最典型的开心麻花式的疯狂搞笑手段,让我顿足大笑。但让我感到不舒服的是,在笑的间歇,我也在流泪。我不舒服是因为在这场戏中我极度同情马继业,我觉得我不应该在他如此悲痛时放声大笑。

我惊觉这次的开心麻花是如此认真地在搞笑,用夸张表情、丰富动作来虚化他们的真实用心:轻轻松松讲完一个沉重的故事。

灵堂一段让我突然发现《抓娃娃》的主角其实不是马成钢夫妇,以夫妇俩为主的搞笑桥段只是不断膨胀的气球,最后扎破气球的是马继业。

现实中不会有马成钢夫妇这样又可怕又可爱的父母,但马继业这样的孩子并不少。

灵堂痛哭这场戏,其实马继业已经扎破这个气球,这场戏的悲情状态,更贴合应有的结尾情绪。反之,后面高考考场上的自导自演以及片尾最后的和解,都是气球已破后的空虚。

马成钢和春兰看着长跑比赛中拿不了名次的马继业,笑着感叹这个儿子“又废了”,还开起“再来一个”的玩笑,还有什么比这更戏谑的结尾吗?

其实也不是完全戏谑,马继业看到其他运动员丢了满地的饮料空瓶,忍不住捡起来兜在怀中傻笑着继续跑。表面看是对“捡破烂”的童年的感怀,其实仍然是明晃晃的讽刺。

《抓娃娃》的宣传海报,是马成钢和春兰两人的搞笑回眸。我觉得更适合成为海报的,应该是马继业在高考试卷上用铅笔画的那只白鸽。

表里不一,虚实一体,《抓娃娃》有很多可以细想的地方。比如,为什么片名叫《抓娃娃》?我想不明白。

它的英文片名《Successor》更直接,直译是“继承者”。马继业会继承马成钢的财富,那他会继承马成钢那种主导一切的意志吗?

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