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晚8点,“双11”正式拉开序幕,不少台州人也开始“血拼”。
大家都买了什么?是冲动消费还是按需购买?昨日,记者采访了几类不同群体的消费者,看看大家的“战利品”都有哪些。
居家型
日用品按年囤,满满“安全感”
“双11”已经成为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节。
有别于最初,如今,大家已无需熬夜“买买买”了,只需要在第一波“预付定金”阶段下单,或在11月10日、11日第二波活动期间每晚8时开抢。
这么多年“双11”,“家庭型”消费都十分火爆。这回,椒江的林阿姨一如往常,也囤了一堆生活必需品。“虽然每年活动规则和优惠力度都在变,今年不一定最划算,但算下来,‘双11’期间下单还是比平时省钱。”林阿姨说。
“双11”开始半个月前,她和女儿在家清点了日用品的存货情况,接着对比了各个平台、不同品牌之间的差价和优惠力度,将最划算的那些添加至购物车。“买了洗脸巾、纸巾、洗衣液、洗发水、沐浴露等日用品,一家人使用,消耗量大。趁着活动,一次性囤够一年的用量,挺有安全感的。”林阿姨表示。
和林阿姨一样,从事新媒体工作的年轻小伙陈东也下单了不少日用品,一份为自己准备,另一份寄给远在衢州老家的父母。“工作忙,我平常很少回家,趁着‘双11’有活动,给爸妈多准备一些生活用品,方便他们使用。这些东西保质期长,用起来也安心。”陈东说。
电动牙刷、剃须刀等日常用品陈东每样都买了2件。“常常通宵加班,以办公室为家。”陈东计划,一份放住的地方,一份放办公室,这样方便。
冲动型
被优惠活动“刺激”,狂下单
打折、满减、红包……随着“双11”的到来,各个网购平台的入驻商家都铆足了劲,频推促销。再加上主播们“吆喝带货”,不少消费者“冲、冲、冲”兴奋下单了。
在节日氛围烘托下,“90后”女孩王希“脑子一热”,就买了不少东西。昨天,她推着家用小推车到菜鸟驿站,把所有“战利品”都领了回来。
“这段时间,我总共买了15件商品,包括衣服、饰品、彩妆、护肤品等。”王希介绍,预售开始前,她就已经往购物车里塞了一堆东西。活动开始后,看价格确实便宜不少,她就都买了。
每晚睡前,王希还会习惯性打开淘宝直播间。她坦言,自己会被主播们那句激情澎湃的“冲不冲”激起购物欲。“部分商品其实可买可不买,但直播间里看到活动力度大,特别是一些彩妆赠品很多,比如买一件正装就送等量的小样,这时我会冒出‘不买就亏了’的想法。”
“买买买”停不下来,11月还未过半,王希的钱包就已“干瘪”了。
和王希一样,赵思静也没能管住手。为了参加“满300减50”“满200减30”等活动,“双11”期间,她也果断出击。“准备付款时,界面会提醒还差多少金额就达到满减要求,结果为了凑单就越买越多。”事后,赵思静有些懊恼。
打开赵思静的淘宝订单,记者看到,她确实买了许多五花八门的商品,既有文具、护肤品,还有电子产品、银饰等。“想退掉一部分,但又觉得以后能用到,就留下了。”赵思静轻叹了口气。
刚需型
按需购买,理性消费
有人冲动消费,自然也有人理性购物。面对“双11”大促,台州部分消费者表现得相当冷静,只买所需物品,和非必需品说“不”。
今年国庆期间,“95后”女孩许从唯搬进新家,开始独居生活。“除了必要硬装,家里空无一物,所以趁着‘双11’,我添置了很多软装和生活必需品。”许从唯娓娓道来,她买了40多件商品,比如音响、吸尘器、吹风机、洗衣液等。“这些都是我确实要用的。”
这两天,许从唯算了笔账,自己花了近5万元。“花销不小,但我觉得挺值,买的都是刚需品。”
再过3周,家住椒江学院路的唐果就到预产期了。翻开她的购物清单,密密麻麻全是母婴用品。“新手宝妈,特紧张、特上心。”聊起这事,唐果笑了。“双11”开始前,她做了不少功课,除了了解自己应购置哪些用品,还货比三家。
即将迎来新生活,唐果虽抑制不住的兴奋,但她努力克制住了“剁手”的欲望。“听我身边不少宝爸、宝妈说,孩子长得快,没必要囤太多用品,我觉得有道理。”唐果如是说。
还有少部分台州人今年直接退出了“买买买”大军。市民丁先生就表现得非常冷静,一件商品都没买。“现在淘宝、京东这些网购平台活动很多,商家几乎每个月都推折扣和满减,没必要这时‘凑热闹’。”
记者 陈轶男/文 施亚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