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人文台州

红山马灯戏,老戏待新唱

张凌瑞 文/图

2023年春,我走进玉环市芦浦镇红山村,探访台州市级非遗——马灯戏。

红山村马灯戏是歌舞结合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表演形式,集民间故事、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技艺、民俗信仰为一体,历史较为悠久,也极具当地风土人情。

马灯戏又称为马灯舞、竹马灯、走马灯。道具是用竹子做支骨,扎成马首、马尾的形状,然后糊上纸,内燃烛火(现改为电珠)。并将前马首后马尾系在舞者腰间,舞者似骑在马上,边歌边舞。

据载,“竹马”在我国有近2000年的历史,最早的文献是《后汉书》的《郭伋传》:“(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自东汉以后,儿童竹马游戏开始逐渐风靡,至唐代已盛行,并开创了竹马入诗的新纪元。如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唐代以后,“竹马”演变和发展成“竹马戏”“竹马舞”“竹马灯”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各民族中广泛流行。

宋元时期,是“竹马”入戏达数百年的黄金阶段,在民间广泛传承并流传。跑竹马、竹马舞、竹马戏主要活跃在江浙一带,宋末元初周密《武林旧事》记录了“男女竹马,男女杵歌”的表演形式。

明清时期,竹马戏受梨园、四平戏等影响,发展很快,逢年过节,城乡处处都有竹马戏演出。

红山村村民颜贻芳闻讯从楚门赶回接待我。听说红山马灯戏源于神祇寿辰时以娱神,我决定先去其源头红山村的马灯庙探访。

红山属分水山列,母语以次平阳话为主,对面百丈山列人家,则以太平话为主。红山村民作为高山移民,近年来,基本都迁入山下公路两侧的新楼里,但马灯庙香火还是不断,村民时不时会回去祈拜,这也许是根的缘故。

马灯庙坐北朝南,匾额上写着“华山圣母宫”。华山圣母,即三圣母,其实是道教三位保护妇女生产的女神合称,分别为注生后土圣母、卫房圣母和保产圣母。

颜贻芳介绍,马灯庙原先是天后宫小庙,乾隆年间,来自福建的红山村祖上,带来了妈祖的灵位与马灯戏的技艺,故俗称马灯庙。红山马灯戏主要模拟古战场,表演者均是十二三岁的少年,八马十人,舞者作骑马状,排成几列纵队,按阵图进行。1900年左右,红山有村民在温岭黄湾殿嘴头塘附近海涂挖海蜈蚣,避雨于附近的华山圣母宫,为感恩,分了圣母宫香火回来,立在天后宫,将华山圣母与天后娘娘同供,并将天后宫改为了华山圣母宫。近年,村民集资进行改建扩建了马灯庙,才有今天的宏大规模。

颜贻芳听村里上一辈相传,红山村的祖上是从福鼎前岐镇迁徙来的。清乾隆年间,他们祖先听到玉环展复,组织了家族前来参加开垦,半路上有人留在平阳,但大多还是来到玉环芦岙安身立命。前岐镇妈祖文化氛围浓厚,竹马戏十分流行,传于北方,始于明朝正德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经过数百年发展,前岐马灯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表演体系,被列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红山村祖先带来的马灯戏,每年正月初一至二月廿二,为华山圣母与天后娘娘庆典,至今不绝。

颜贻芳领着我,参观了马灯庙门前东西两侧的彩塑大棚,这是红山村民修建华山圣母宫时,请人塑的,作为马灯戏的展厅。马灯戏共有八人八马,外加两位马保在前手拿令旗牵马,共10人。表演内容主要取自《三国演义》,左边是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右边为甘糜二夫人、诸葛亮、鲁肃。彩塑均依照三国古装剧的服饰,不失神韵。

我与颜贻芳交谈得知,红山村马灯戏是岙里自然片六个生产队的马灯戏,演马灯戏的技艺仅在这个自然片中传承。红山马灯戏的开头,由扮演马保的两个小孩手拿令旗,带领变阵。舞者作骑马状,排成几列纵队,按阵图展开,如眼镜运、走路运、三角运、四角运、双十字运、走壁运、满天星、龙喷水、屯营、磨砻运、洗马等等。

我曾看过马灯戏,是在空旷的田场上,围着一圈圈人群,喝着彩,中间,多变的鼓点带动舞者,不断绕场变换队形,步伐逐渐加快,配合以跑跳步、抬踏步、提压腕、扬鞭手等舞蹈动作,听着锣鼓敲打的信号前进,边舞边唱,穿插了一些技巧性动作,马队雄姿英发,气势磅礴。表演音乐以乐队伴奏为主,包括大鼓、唢呐、锣、镲等打击乐器,各种乐器的配合铿锵有力、粗犷豪放,鼓舞相伴,渲染出浓厚的表演气氛。鼓手主导整场演出的节奏与速度,如同战场上的指挥官,起到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作用。其中穿插的节目,配以马灯唱调,与传统民间音乐相联系,舞蹈与唱词的结合,丰富了竹马灯的内涵。

红山马灯队与龙灯队伍一样,每年的正月间,走村串户,或进城踩街,或定点演出,热闹非凡,沿途的住户家家燃放鞭炮迎接,结束送红包致谢,以祈福迎祥和。

红山马灯与其他地方的龙灯队结成亲友,相互串门派饭。如今,马灯戏停演了,但别处的龙灯队仍有来走亲,大家凑上份子钱来接待客人。颜贻芳清晰记得,他与村里的一些同龄人,从小开始学走马灯、演马灯戏,都是村民范庆连口传身授的,竹马灯所有道具除部分服装外,几乎全是手工制作,当年村里有专门扼马灯、彩绘的人。现在红山马灯的传承人是范庆连的儿子范小伦。

范小伦已是耄耋之年,生病在家。他记得,父亲是村里唯一精通马灯戏的人,如今年约五六十岁的村民,如范土根、颜贻芳、梁世剑等,几乎小时候都随他父亲学过马灯戏。那时,只要你肯学,范父便免费传授。

范父离世后,村民一致推荐范小伦子承父业。范小伦是玉环电厂的职工,平时很少在家,不懂马灯戏的技艺,只负责召集人员,精通的是他的同辈范土根。

2009年,范小伦自筹资金,组织人员,入家访户,搜集、整理资料,组建了红山马灯表演队,培养了一批年轻的马灯演员。在春节、元宵期间,带领队员们积极参加当地的巡游,和其他地方的龙灯、兽灯交流展演,使红山马灯这门曾经一度停止的民间艺术,又重新激发起群众的记忆和关注。但最后,他们还是因经费问题不得不解散。

电话联系上范土根,他表示不知福鼎前岐镇的马灯戏,说红山村里岙的邱、范、梁三姓祖上,来自温州苍南方向,并带来了马灯戏的技艺。范家六代延续负责教授马灯戏与扼马灯,现在他的同辈范颜琴还有扼马技艺。马灯戏的表演者均是十二三岁的少年,他们天真纯洁、身体柔软,穿上古装,从造型到身段,俨然一个“小大人”,让观众喜爱。

范土根说,红山马灯以八人八马两个队列扮演三国人物故事,不是胡编的,公元201年至220年,孙刘联盟,这是三国最稳定的阶段。红山马灯戏为纪念这些三国豪杰,也是红山老一辈对社会太平、生活幸福的期盼。

马灯寓意“马到成功”“万马奔腾”,这些离不开英雄情结、古战场的雄壮。历史演义作为明清时期的章回小说,深受民间喜爱,小说中的英雄豪杰成了民众的崇拜对象,马灯戏吸收了章回小说的精髓,将其中的“忠孝节义”寓教于乐。

对于两种不同的记忆,我认为,随着一代代人的迁徙,忘掉来处,这是难以避免的。如苍南马站,自古是浙闽官兵、商贾、民众往来的古要驿,尤其明清期间人口大流动,他们的后人只记住苍南马站这个地方,这里成了许多人的寻根之地,苍南金乡历史上也曾有过马灯戏,有些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苍南人。

马灯戏由跑马灯与小戏穿插在一起,40分钟左右的跑马灯结束后,马列两侧,这时,演小戏的演员上来说唱。颜贻芳认为,演小戏成年人不如少年,少年儿童形象活泼,气氛热烈,吸引观众。马灯小戏有昆曲、乱弹、京剧几种掺杂,每个小戏一般1至3个演员,主要是花旦与小丑搭档,有的根据剧情需要,加入小生。演出约15分钟。小演员穿着明亮鲜艳的戏服,头戴戏冠,腰骑竹马,有说有唱,边歌边舞,观众就觉得很有趣。

范小伦记得,在160年前,红山村有个村民叫邱圣贵,以卖油为生,一次到平阳卖油,发现南湖乡的马灯戏与红山马灯戏很相似,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便虚心学习,取经回来后丰富了红山马灯戏。于是,几年前当红山马灯戏又处于瓶颈时,颜贻芳、梁世剑一起来到南湖乡拜师学艺。

范土根说到红山马灯这个非遗项目将断层、消失时,声音变得哽咽。马灯小戏是有一定文化沉淀的,他在其叔叔去世前接过衣钵,面对红山马灯戏没有经费、没有小演员,长长地叹息。

颜贻芳拿出《南湖乡西门周马灯戏资料汇编》给我看,我翻了翻,里面有马灯舞的阵式、马灯歌的简谱和小戏的剧本。

南湖乡西门周的马灯小戏,粗看是下里巴人,其实是温州南曲的活化石,称“和剧”。它包含了北方花鼓小戏、弋阳高腔、昆曲、台州乱调、皮簧等。如《大补缸》是明代万历抄本《钵中莲》流传下来的;《小放牛》是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民间歌舞小戏,曾改编为黄梅戏、京剧;《尼姑下山》就是昆曲《思凡》,是《孽海记》中一折旦行独角戏的戏曲剧目。

马灯戏的内容主要反映民俗民风,有祈福求太平的,也有推崇“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具有劝世、警世、醒世之功。如《关公保嫂》,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推崇,教化人们如何做人的道理。《卖布》主要是出于劝人改邪归正的目的。红山马灯戏中的《云头送子》,以前深受农村无子嗣家庭的敬畏,节日时,有的会主动来邀请马灯队到家里演出《云头送子》,盼望带来子嗣。马灯戏多流传在乡村,更显生活化、大众化,但也存在打情骂俏、粗曲艳调等情况。

梁世剑,原是马灯戏的乐队伴奏,为了生计,现在是白事行当的二胡琴师。其妻陈鲜花原是三门越剧团的青衣,马灯戏中穿插的小戏,她以演唱越剧选段来代替和剧。他俩仍然在努力推动着马灯戏的发展,曾经让马灯戏非遗走进校园。

从红山头下来,我走进红山村村部,二十多平方米的展厅里,只见八匹马灯、八套戏服、二支唢呐静静地躺在玻璃展柜内。

近年来,红山马灯戏日趋边缘化,存在传承断层的局面。缺乏推陈出新,缺乏专业人士的引导,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红山村马灯戏渐渐跟时代脱节,从而失去观众,其实,这是农耕文化面临的共同命运。如何让红山马灯戏注入新的活力,让年轻人喜欢,与文旅无缝融合,促进乡村振兴,也许这是唯一的出路。

2023-06-06 2 2 台州晚报 content_175618.html 1 3 红山马灯戏,老戏待新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