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请稍候……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热点
 第04版:社会
 第05版:社会
 第06版:商议
 第07版:道地里
 第08版:道地里
 第09版:道地里
 第10版:道地里
 第11版:分类广告
 第12版:证券
 第13版:天下
 第14版:秀场
 第15版:台州商报大学堂 茶道班
 第16版:台州商报大学堂 茶道班
 
第10版:道地里
    
本版新闻列表
盐见证历史风云
 
台州日报社旗下媒体: 中国台州网 | 台州日报 | 台州晚报 | 台州商报
 
2011年3月21日 星期

盐见证历史风云

  十几年前,沿乌江行船于重庆和贵州交界处的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还可以看见纤夫拉纤的场景。后来大马力机帆船全面取代了木制货船,纤夫这个职业就慢慢消失了。
  这张《解盐》图描述的是宋朝时人们在山西运城的解池边采盐、贩盐的场景,出自宋朝人编写的《政和证类本草》一书。

  吃盐是动物从海洋中带出来的一种习惯

  人体所需要的盐,是氯化钠,这在大海中最多。人与其他动物都离不开盐,盐不是调味品,而是生命的必需品,就像水、空气、粮食一样,盐在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调节细胞的渗透压、传递神经信号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物为什么离不开盐呢?这似乎证明了所有生物都是起源于海洋这种说法。我们曾经生活在大海中,当我们走出大海后,还保留着当盐随着我们的体液排出后需要补充这样一种生理过程。就像我们坐飞机离开地表,需要在机舱里加压加氧一样。可以说,吃盐是生物从海洋里带出来的一种习惯。

  古人的制盐法

  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玛雅人,懂得如何从植物中提炼盐,虽然植物盐通常是氯化钾,而不是氯化钠。他们会烧掉植物中那些特定种类的棕榈叶和绿草,将灰烬浸泡在水中,然后蒸发成盐。这一技术是由那些遍布美洲和非洲、居住在森林中与世隔绝的人发明出来的。这些盐除食用之外,还作为货币使用。

  这样的故事也曾经发生在古代中国。《晋书·东夷传》记述古代东北肃慎氏无盐,人们“烧木作灰,取汁而食之”。这就是焚薪成盐。动物体内有盐,植物体内也含盐,虽然含量并不多,但总胜于无。

  明代时广西左、右江道地区因缺盐,少数民族人民无盐可食,只能到山中寻找代用品。《粤西诗载》说:“山深路远不通盐,蕉叶烧灰把菜腌。”这取盐的方法与东北肃慎氏和美洲玛雅人几乎是一模一样。在无盐之地,居然也能通过这样的方法得到盐,这也可以看作是一个重要发明。

  具有原始传统的焚薪成盐方法,在古代中国还影响到后来池盐的开采。《华阳国志》说,西南“越隽笮夷有盐池,积薪以池水灌而后焚之成盐”。将木柴放进盐池泡一泡,再点火一烧,就得到了更多的盐。

  盐丁古代由罪人担当

  盐丁,盐工,盐民,灶户,灶民,这是历史上对制盐人的一些称呼。

  据史料记载,井盐生产中最重最累的活,都是役使罪犯担当。古时在海滨终日熬波煮盐的盐民,也多是朝廷流放的罪人,后来海边煮盐者均入“灶籍”,世代因袭。

  在宋代社会中,地位较为低下的是所谓“三籍”,分别为军籍、匠籍、灶籍,灶籍就是盐民,是三籍中最没有地位的。灶民生产生活环境极其恶劣,终日在旷野下超负荷劳作,他们经历的艰辛更是难以想像。

  那些在大海边煮海熬盐的盐丁,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也是最被人看不起的人群。沿海煮盐为生的盐丁许多是移民,他们居住条件非常艰苦,住的都是临时搭起的茅草棚,饮食以粗粮为主,饮用的是天落水。

  盐农们没有得闲的时候,他们还要冒着被豺狼虎豹吞没的危险,早出晚归到深山去砍柴。船载肩挑地将柴草运回来,顾不上喘上一口气,接着就烧起火灶开始煮盐,从早到晚烧了一大堆柴草,好不容易才将波涛熬成雪白的盐粒。盐民的妻儿也被迫跟着一起来砍柴熬盐,一家老小都是面黄肌瘦没有人样。

  蜀南盐道:中国井盐的大运河

  很少有人会想到,罗马大道的第一条就被称为“盐路”,军队的报酬也用“盐”(salt)发放,soldier(士兵)和salary(薪水)两个词汇便源于此。

  在中国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一些古盐道至今仍在使用。这些古道由盛产井盐的巴蜀地区出发,抵达云贵川藏的诸多城镇村落,它们影响着巴蜀地区的政治格局,也串接数千年的文化交流、经济血脉和民族风情,被学者们称为中国井盐的“大运河”。

  在蜀南盐道上,有一个重要的盐运驿站——仙市,仙市形成与“滩”有关,是中国古镇发展中最独特的类型,盐运并非一定在这里停留,但是一个长长的石滩凸立河中,盐船没法直接下行,只能将盐包卸在上码头,再由人工搬到下码头,重新上船外运,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盘滩过坳”。河流的天然局限,再加上河水受季节涨落的影响,挑夫、盐商、船家滞留于此,形成了一个人流聚集的中转场所,成为川路运盐的第一个重要驿站和水码头。

  河东盐池:引发了黄帝与蚩尤、炎帝之战

  中国的盐湖中最著名和历史最悠久的当数河东盐池。

  关于河东盐池,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有这样的论述:“解县附近有著名的解县盐池,成为古代中国中原各部族共同争夺的一个目标。因此,占到盐池的,便表示他有各部族共同领袖之资格。”为了争夺河东盐池,黄帝分别与蚩尤和炎帝进行了两场战争,即历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这两场战争的胜利,使黄帝牢牢控制了河东盐池,控制了中原地区的食盐命脉,最终成为各部族的首领,获得了“中华始祖”的崇高地位。

  借助南风,是河东盐池的一个突出特点。南风穿过中条山谷地,由于狭管效应风力加强,猛烈地横扫盐池,吹散了晒卤水时产生的水蒸气,使阳光能更有效地照射卤水,卤水持续蒸发,加快了盐晶体析出。这里的南风猛烈到何种程度呢?从下面的事例中可见一斑,在盐池湖畔的蚩尤村(现名长寿村)中,民居不再是北方传统的坐北朝南式,而必须建成坐南朝北,以躲避南风。 

  由于捞取的是自然形成的盐结晶,晶体中含有硫酸镁等杂质,这样的盐尝起来味道发苦,所以“苦盐”一度是河东盐的别称。

  到了唐代,盐工们开始用淡水搭配卤水晒盐,由于淡水温度低,卤水温度高,卤水原来的温度得到了调整,硫酸镁、硫酸钠等杂质就分解出来形成“硝板”,结晶畦修筑在硝板上,这样生产出的盐不再发苦,而结晶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五六日即可成盐,这是盐业生产划时代的变革,在全世界的日光晒盐史上也居于领先地位。

  此后的千年时光中河东盐池在中国的盐业生产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辉煌时期仅此一地的盐税就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1/8。到了清代中叶,因卤水淡化,河东盐池的产盐能力急速衰退,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海盐的生产和运输成本降低,河东盐池逐渐退出了盐业生产的舞台。

  现在的河东盐池主打“中国死海”的旅游牌,新开发了黑泥养生、死海漂浮、矿泉水疗等旅游娱乐项目,受到了许多游客的追捧。而盐池畔曾经香火鼎盛的“池神庙”,现在的“河东盐业博物馆”,虽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却是门庭冷落、乏人问津。看来,在追思历史和享受现实间,人们更多地选择了后者。

  本报综合


2007-2011 © 版权所有:台州日报社 运营服务:中国台州网
咨询/投诉:0576-88516281 QQ:4746277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