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瓶上的涂鸦,记录古代台州戏曲繁荣

现藏于临海市博物馆的北宋线刻戏曲人物纹四系青瓷瓶。

北宋线刻戏曲人物纹 四系青瓷瓶 扫一扫 看望潮APP

台传媒记者吴世渊/文 杨 辉/摄

1986年8月,临海东郊的鲤鱼山南麓,一家毛纺厂基建工地里,出土了一件青瓷盘口壶。

这件瓷壶,口沿已经损坏,胎质灰黄而不甚精致,釉色泛黄而少光泽,看起来很不起眼。

不过在壶身上,人们惊讶地发现,居然刻划了两个人物,一大一小,都是峨冠博带、衣袂飘飘的模样。

这两个人是谁?为什么会刻在瓷壶上?

仔细看壶身上的人物,两个人像是一主一侍,都只刻了上半身。

主人提眉吊眼,头戴云巾,身穿衫状衣,左手持马鞭,右手执剑,一条丝巾飞扬于脑后,仿佛在策马奔驰。

侍者位于主人身旁,头上戴着莲花冠,身着团领袍,双手笼袖,冠上的飘带向右扬起。他比主人要小不少,且两人保持一定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主人的云巾上,清晰地画有一副人面的五官,眉眼鼻口俱全。谁会在帽子上画上人脸作为装饰呢?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有专家推断,瓷壶上的主人并非普通人,而是神仙道化一般的人物。唐代以来,神仙鬼怪的故事大为流行,晚唐时,八仙过海的传说已诞生。从这位主人的穿着打扮来看,颇似后世所传八仙中的吕洞宾。侍者则是侍立一旁的道童。

吕洞宾是中唐时期人物,北宋时盛传他曾“朗吟飞过洞庭湖”。因而,这幅画所展现的或许是吕洞宾策马凌空、御风而行的场景。

古人画神仙,往往以羽人羽衣,或绘以云霞,来表示其腾云驾雾。而通过五官之上还有五官的方式来表现神仙道化,极为罕见。不过,瓷壶上的艺术手法可能并非原创,而是一种戏剧表演的形象。

在近代京剧脸谱中,有额部叠绘五官以代表怪力乱神者,元剧十二科中也有“神仙道化”一科,或许具有一种源流关系。两个人物的主从关系,也颇符合演出时的舞台调度。

与盘口壶同时出土的,还有陶蛙、青瓷钵、四系瓶、碗、唐开元通宝钱等。结合壶的造型、釉色等方面来看,专家们判断其时代应该在五代至北宋。人物刻划位置,在壶腹的下半部,线条草率随意,结构也不大严谨,其目的显然不是出于装饰,而是窑工随意刻划而成。这一主一侍,是戏曲人物形象在他头脑中的反映。

这件瓷壶,被称作北宋线刻戏曲人物纹四系青瓷瓶,是国家一级文物。

传说,台州戏曲起于唐代。唐至德二年(757),郑虔被贬台州。曾任协律郎的他掌管宫廷音律,对于宫廷戏包括参军戏等了如指掌。来到台州后,郑虔教化乡邑子弟之余,或将参军戏留在了当地。

台州是南戏的故乡。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张协状元》中,有一首《台州歌》,不光曲调是台州的,语言用词也带有浓重的台州乡土气息。比如“目即”(意思是即刻)、“兀底”(读“曷胆”,意思是这里、这边)、“好千”(意思是好看)等,作为方言,今天仍在沿用。

宋代时,台州“城市社会”兴起。这里的“社会”,后人称为迎神赛会,是一种神明崇拜活动。迎神赛会,原来迎的是土地神,保佑五谷丰登。宋代以后,商业与城市化发展,土地神也让位给了财神或财神化的其他什么神。城市里凡有“社会”,必有戏曲参加。舞台上敲锣打鼓,表演各种各样的戏剧,老百姓倾城而动,都去看热闹。

宋代台州还有官办的演剧组织,名为“散乐”,演员可考的有宁海的王丑奴、张百二,临海的刘丑等,从艺名来看,他们都属于“丑角”。台州临海城内还有条友兰巷,人们都叫它勾栏巷,就是听戏的地方。勾栏,是戏台的代称。当时戏台建筑愈来愈豪华,周边装饰了华美的栏杆,人们因此称戏台为勾栏。

凡此种种,可窥见古代台州戏曲之盛况。再回头看看那只青瓷盘口壶,制造它的窑工,也许是一位热爱戏曲的“文艺青年”。一千多年前,在一个闲暇时刻,这位窑工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拿着刻刀,在陶土瓶上随意涂鸦。还没画完,就将它放进窑炉里烧制,一幅有趣的图案就永远定格在瓷器上了。

无独有偶,在上世纪80年代,黄岩灵石寺塔大修,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有6块戏剧人物砖雕,用阴线浅刻技法刻划,画面中,有的捧着东西,有的手持长竿,有的正在对话。

一个瓷瓶,一块砖石,它本身有多少价值呢?一幅信手涂鸦,却能让它成为无价之宝。因为涂鸦的存在,我们才能获知台州曾经繁荣的戏曲文化,这是比史书白纸黑字更加生动的记录。

(参考书目:《堆沙集》/丁伋、《五代划线戏剧人物青瓷盘口壶介绍》/徐三见)

2024-06-27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204266.html 1 3 青瓷瓶上的涂鸦,记录古代台州戏曲繁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