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盛鸥鸥
前段时间,路桥区峰江街道保全小学的同学们与“北国风光”来了场亲密接触——
校园里银装素裹,大树小树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柱。原来,为了防止新铺设的校园绿化喷淋系统被冻裂,冷空气来袭时,设备保持喷淋状态,没想到一夜间成就了这场美丽的意外。
为了节约用水,这套绿化喷淋系统引用的是附近河道里的水,其实这是该校众多绿色环保举措中的一招。刚获评浙江省第十批省级绿色学校之一的保全小学,将建设绿意盎然、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纳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积极渗透环境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并以此为载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我们先把它整理好,这样抱起来就不会掉。”前天下午,该校五年级学生正忙着搬运被剪下的桃树树枝。绿色是该校环境的主基调,每个教室都种有花草,校园北侧还有一处占地15亩的桑黍园,里面种有桃树、葡萄树、橘树、青菜等各种各样的蔬菜和果树,是同学们学习劳作的小天地。
“原先这里是荒地和一些废旧金属拆解旧址,通过街道将其租用过来,垦荒覆土,精心开辟果园区、种植区、无土栽培、观赏区、劳动科普展示区等功能区块,将其打造成了充满生机的绿色之园。”该校校长沈仙春说,学校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劳动,在实践中体验“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既学得扎实,又能玩出名堂。
桑黍园的日常打理由学校聘请的专业养护人员负责,菜园等区块还实行班级承包机制,由感兴趣的老师和学生负责播种、养护和收获。目前,已有7个班级认领了自己的班级园地。
沈仙春说,桑黍园的东部园区承担着科普职能,“PH试验田”“蓝天教室”(研究二十四节气)、“综合实践活动教室”“光伏发电新能源”等项目将环保课程融入生活,提升了同学们的绿色环保意识。
除了校园内的劳动实践和环保主题活动,该校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环保活动,进社区进家庭,将环保理念带进家家户户。
“希望通过打造校园的自然之美,四季有花有果,给师生们提供学习实践的平台,在劳作中形成人与自然相处的和谐之美,这些故事凝结成了人文之美,与以淑黍书舒为内涵的‘四SHU’校园文化相融合,从而起到育人育德的效果。”这是沈仙春解读的绿色美丽校园三层内涵,也是该校自2015年从完小升格为中心校以来的实践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