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丽芬代表——

提升大陈岛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建设水平

本报北京讯(记者朱小兵)“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同心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3月5日,在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椒江区大陈实验学校校长翁丽芬介绍,近年来椒江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的殷切嘱托,切实加快大陈岛开发建设。

根据大陈岛与台湾交流密切的实际,通过“一馆”(台胞文史馆)“一堂”(孝慈堂)“一园”(两岸乡情文化公园)等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以“大陈乡情文化节”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旅游探亲、青少年活动等各领域的交流。大陈岛先后成为浙江省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省对台交流基地、省涉台教育基地,并于2019年10月获批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当前大陈岛留存不少关于两岸乡情的文脉基础和资源,也有一些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建设的项目谋划,但是还存在载体平台相对单一、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翁丽芬建议,进一步提升大陈岛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建设水平。

“要拓展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平台。” 翁丽芬认为,鉴于大陈岛主岛面积仅12平方公里,发展腹地较小的实际情况,她建议从陆海统筹发展方面开展顶层设计,把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平台和载体建设由海岛向陆域延伸,并将陆上相关实体项目纳入大陈岛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建设范畴,提升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平台能级。

“要推进两岸乡情文化交流。” 翁丽芬建议,更高规格开展台湾大陈岛一、二代同胞口述音像资料的整理、文献档案资料征集、老物件收集等工作,进一步挖掘两岸乡情中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文化,并在此基础上精心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品牌,精心策划“回乡探亲游”“青年研学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探索谋划建设两岸网络视频直播基地,积极开展两地新闻媒体线上线下的交流与合作,聚焦大陈台湾两岸文化交流热点,传递两岸情谊,扩大大陈岛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力。

“要推动两岸经贸交流合作。” 翁丽芬建议,设立大陈岛对台经贸合作园区。在园区内分别建设“台资产业园”“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台湾小额商品免税交易市场”等,鼓励台胞回乡创业,引导更多新一代台湾青年参与大陈岛及台州现代化湾区建设,推进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合作。

2021-03-06 翁丽芬代表——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06280.html 1 3 提升大陈岛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建设水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