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章 浩
眼看着五一假期越来越近,一些上班族已经不在状态,纷纷讨论起了假期的安排。可在黄岩一外贸公司工作的金女士却一点也兴奋不起来:“自从有了智能手机,假期对我们来说,就是换个地方办公而已,只要老板在微信里招呼一声,马上就要办好他交代的事情。”
当下,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虽然给生活带来了方便,但也给上班族带来了压力,让上下班时间变得越来越模糊。
工作信息轰炸让人抓狂
从事文职工作的临海市民王娇娇,提起智能手机也是爱恨交加,“有时下班回家路上,突然手机接到邮件提醒通知,一看事情又挺重要,只能马上返回单位处理。”
王娇娇回忆,有次周末和家人在天台玩,公司临时安排工作。当时,电脑倒是带在了身边,但不能上网,她想等回家后再说,“结果领导直接说,手机有热点可以分享,连上手机热点电脑就能上网了。”
让周剑觉得不堪重负的,则是微信里一个又一个的工作群。周剑供职于椒江一上市公司的人力部门,他仔细数了数,手上的工作群有9个。
周剑无奈道,每个群一天发的消息都有数十条,甚至上百条,稍不留意就可能错过重要信息,有的消息还必须回复,没回的话领导就来问话了。
比起王娇娇和周剑,在本地一文化传媒公司当主播的小琦,却已经对手机生活习以为常,“实话实说,我觉得主播才是被手机彻底套牢的那群人,因为我们赚钱谋生,几乎全靠手机,观看量、下单量每分每秒都在波动。有时候晚上不播,也不能太早睡,要看看其他主播是怎么工作的,多学习多借鉴。”
要控制好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
面对智能手机给上班族带来的压力,台州医院特需病区睡眠医学专家屠巍巍认为,适当加班在当代社会很难避免,但使用手机的时间过长,干扰到正常休息,对身体造成伤害,反倒会降低工作效率,得不偿失。
“近年来,因为手机造成的睡眠问题正在逐渐增多,一方面是工作压力迫使一些上班族长期在线工作,另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压力,很多人选择了长时间捧着手机刷短视频,循环往复。”屠巍巍说,长期如此,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睡眠时间被剥夺,容易导致神经衰弱、免疫力低下,甚至成为高血压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诱因。
屠巍巍建议,上班族必须强调自律性,处理好工作、娱乐和睡眠之间的关系,合理控制好使用智能设备的时间,“特别是要改变抱着手机睡觉的习惯。”
另有法律人士建议,公司应制定好制度,除非遇到紧急情况,一般情况下下班时间不要给员工安排工作,毕竟员工不是机器,其休息权应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