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幸福也不缺席

——全市2万余户低收入残疾农户实现“动态清零”

本报记者章 浩

进入5月后,杨济旭几乎每天都待在他的鲈鱼养殖区,挑拣出大、小鱼,再进行分仓饲养。

从事海上鲈鱼养殖20多年,杨济旭从一名肢残人员,打拼成为全市渔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同时,他还吸收残疾社员,带动残疾人发展水产品养殖。

在台州,有越来越多像杨济旭一样,在残联等相关部门的帮扶下,通过努力过上幸福生活的残障朋友。据市残联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市2万多户低收入残疾农户已实现动态清零,去年全年全市接受职业培训的残疾人共1800名,新增残疾人就业1225名。

政策兜底,让生活有盼头

眼下,临海白水洋镇厚禄村的残疾困难户蔡统跃一家,已经高兴地住上了“新房”,孩子们也有了独立的房间。而此前,蔡统跃的这个家还是砖木结构的老旧农房。

临海市残联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随即联系了中国狮子会浙江灵江服务队,联合实施面向困难残疾人的“净居亮居”工程,还动员社会各界爱心力量筹得善款3万多元,合力将蔡统跃家改造成了二层混凝土平房,还进行了简单的室内装修。

蔡统跃一家正是残疾人政策的受惠者之一。近年来,全市残联部门在把残疾人纳入兜底保障的基础上,紧扣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住房救助、接受十五年教育等薄弱指标,组织市、县、乡、村四级残疾人工作者1550名,对14.3万名残疾人进行“地毯式”家访,发现问题落实政策解决。

单单是生活补贴,便有2.6万名残疾人享受最低社会保障,3.9万名困难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7.1万名重度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动态实现应享尽享。

同时,针对困难残疾人危房户、年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困难残疾人、未就业残疾人大学生和居住环境“黑脏臭乱”困难残疾人家庭,开展“四访四助”专项帮扶行动,力促提升每一位残疾人的生活水平。

就业创业,打开增收“幸福门”

政策保障来打底,就业创业就是残障朋友实现增收的快车道。

一直以来,全市各级残联部门都把残疾人就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等措施,为他们创造合适的就业机会。

“残疾人之家”里的工疗站便为许多残疾人员带来了工作岗位。走进黄岩“北洋镇残疾人之家”,可以看到工疗站内的十几名残疾朋友认真做着手工,欢声笑语不时回荡在“家园”各个角落。

据了解,像这样的“残疾人之家”全市共有上百家,其中有32家在去年完成星级改造,能够帮助残疾朋友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并融入康复训练。

对于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残联部门则积极为他们搭建就业平台、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等等,帮助他们实现灵活就业。

特别是对于去年疫情期间残疾人就业难问题,全市残联部门打好就业帮扶“组合拳”,通过落实政策、公益招聘会、项目扶持等方式,新增残疾人就业2260人,新建市级标准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1家,扶持种养大户107户。

同时,还培养了24名优秀残疾人工匠,其中4名荣获“浙江金蓝领”称号。我市残疾人职业技能选手在参加全国、全省大赛中也获得了优异成绩,走在全省前列。

暖心服务,让奋斗者尽情追梦

4月21日,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自行车比赛在深圳开赛。台州小将潘国顺在男子C3级一公里计时赛中,以1分13秒的成绩勇夺第一,斩获浙江省在本届残运会上的首块金牌。

1993年出生的潘国顺是临海永丰镇人。作为先天脑瘫C3级患者,手脚不便的他却从小热爱体育运动。2009年,他被临海市残联副理事长、残奥会冠军尹建华发掘,开始了专业的体育训练,之后多次参加全国大赛并获奖。

“在保障残疾朋友物质生活的同时,提升他们的精神世界,才能带动更多人自强自立。”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为进一步丰富残疾人精神生活,残联部门开展了“观影无障碍·志愿暖人心”专项行动,同时制作残疾人自强“群英谱”,举办全市残疾人书画摄影展,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

另外,还组团参加了华东地区残疾人文创作品大赛、省残疾人书画摄影大赛和省第二届残疾人旱地冰壶锦标赛,均获得好成绩。

2021-05-16 ——全市2万余户低收入残疾农户实现“动态清零”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12950.html 1 3 身残,幸福也不缺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