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用心收藏,86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在王德新老人心中,这是——

一本不一般的书

在椒江区档案馆,王德新介绍各个版本背后的故事。

王德新展示袖珍版。

首版中译本,左边为纠正版,右边为错版。

王德新将书籍小心翼翼地放回展示柜。

扫一扫,看台州新闻APP

本报见习记者卢珍珍文/摄

他是一名收藏者。他用40多年时间,收藏了86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其中中文版61本、外文版25本。

他是一名老战士。他一生辗转五大军区,参加过1958年炮击金门事件,一辈子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第一次接触《共产党宣言》,我还是个新兵,但我知道,它是一本不一般的书。”

他是一名党课老师。他研究各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把自己的收藏故事分享给其他人。

但他说,他就是一个普通党员,叫王德新。

一个收藏者

见到王德新的那一天,他正在椒江区档案馆布展。手里是他多年淘来的藏品,多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

85岁高龄的王德新,一头白发,但依旧精神矍铄。对于每个版本的出版时间、收藏价值,老人总能脱口而出,讲到兴奋处,眼里忽闪着光。

“珍贵”,王德新反复提起这词。他收藏的《共产党宣言》,版本涉及18个国家,漫画版、袖珍版、百周年纪念版、首版中译本……每个藏品背后,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收藏者的苦楚,只有另一个收藏者能懂。”王德新说。

“有一次,我听说路桥一个人手里有一个藏品,我就跑过去找。”等王德新赶到,对方已经转手卖给一个温州人。二话不说,王德新要了号码和地址,辗转赶到温州。

“2500元一本。”得知王德新的来意,对方执意不降价,“好说歹说,用自己手头1949年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外加2000元才换了这本书。”王德新说的这本藏品,是1946年出版的,由日本共产党北海道地方委员会刊行的版本。

王德新大部分的藏品,是和藏友互通有无而来,“收藏《共产党宣言》,也是因为一个藏友的点拨”。

王德新本是一个收藏毛泽东像章的爱好者,“当时椒江收藏毛泽东像章的人,有50多人,藏品10万多枚”。当地还成立了毛泽东像章收藏研究会,专门研究毛泽东像章,发表了不少文章。

物以稀为贵,当手中的毛泽东像章越来越多,王德新有了新想法。

“我决定转换收藏方向。考虑过收藏《红岩》,但觉得面太小,格局不够大。后来听一个藏友说,大家都开始收藏《毛泽东语录》《毛泽东选集》了。”

一语点拨到梦中人。“我就决定收藏《共产党宣言》,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纲领性文件,非常有收藏价值。”从1980年初开始,王德新开始《共产党宣言》的收藏之路。“除了和藏友交换来的,一部分是从椒江地摊买的,后来在网上也买过。”

《共产党宣言》首版中译本,是由陈望道先生翻译的,王德新手里有两本,错版和纠正版。“1920年,陈望道先生在义乌第一次做了全文翻译,首次在上海印刷,第一版就是1920年8月这本,它是一本错版。1920年9月份,又重新出版了纠正版。这两个版本,都很珍贵。”首版中译本,是他通过好友从上海出版社淘来的。

王德新的收藏要求比较高,除了收藏版本之外,还要品相好。“破破烂烂的,有些甚至是没有封面的,再好也没有用。”

一名老战士

展览当天,有参观者要求,希望能翻阅部分藏品的内容,王德新慷慨答应了。但见对方随意翻阅,很不小心,他紧张起来。

他说起10年前的一次展览经历,“那个人也是随意翻,把其中一页弄坏了,它就像一个人负伤一样,总是会影响全局的。”

他很心疼,也很珍惜,珍惜每本《共产党宣言》与自己的缘分。

你无法想象,作为一个新兵,第一次把《共产党宣言》拿在手中,王德新的那份激动。

1956年1月,王德新在沈阳军区正式入伍。

“我当时是一名抄写员,抄写干部档案。原本只有领导可以参加《共产党宣言》培训课,后来,在机关工作的战士也可以参加,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

这是王德新第一次接触《共产党宣言》,“我只是个新兵,但我知道,它是一本不一般的书。”有战友想要借阅,他不肯,“因为它很珍贵,我要好好把它保存起来。”

《共产党宣言》的学习,在新兵王德新心里埋下一颗种子。

作为一名战士,他参加了1958年的炮击金门战斗。“我们团是高炮团,去福建那一年,我们就击伤过敌人的飞机,战斗多次进入一级战备。”王德新回忆,那时的生活条件很艰苦。

辗转多个军区,最后,王德新来到大陈岛附近的蒋儿岙岛守备营,任后勤股军械助理员兼修械所所长,负责保管枪支、弹药,以及机械维修的工作。

岛上一个营,四个连队,真正坐办公室的时间很少。王德新经常要带着炮工、机械师,去检修故障,哪儿需要往哪儿跑。

“对我来说,这些经历都很有意义,艰苦的环境,磨练了我。”1965年,王德新正式入党,“入党之后,我还是保持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党员的这种精神,渗透到王德新的一生,哪怕转业之后,他还铭记。

王德新转业后,最初在浙江海门毛纺织厂任厂长。这是当地较有名的老大难单位,员工资格老,一直很难领导。“我就自己带头,提早上班,但是晚退。大家都干不好的事情,积极解决,培养技术骨干,研发新产品。”一年之后,这个老大难的单位,有了起色,还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一位党课老师

每次有新的藏品,除了写上出版日期、出版社等基本信息,王德新也会比较每个藏品之间的差异。

在王德新的藏品中,有一本是2011年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汉译纪念版。纪念版附有陈望道、华岗、成仿吾、徐冰、陈瘦石、博古、乔冠华等六种译本,及苏联外文局“百周年纪念版”等七种版本。

“闲来没事,也会研究。单单这本汉译纪念版,就有这么多差异,为什么同一个词,他们用了不同的翻译。这里面的学问,蛮深。”

在研究《共产党宣言》上,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高放,给了王德新很多建议。“他让我尝试一边收藏,一边去讲课,讲讲《共产党宣言》历史背景,这样会更有收获。”

2016年7月1日,在椒江横河社区,作为党课老师,王德新第一次体验到充实。

“每次别人介绍说,‘接下来由老党员给我们讲课’,我就说‘老党员’这词是不准确的,我只是一个‘比较老的党员’,我们不能倚老卖老。”话一出,台下的党员都笑了,瞬间觉得王德新亲近不少。

并没有照本宣科,王德新结合自己的收藏故事,让很多党员重新认识、学习了《共产党宣言》。从社区,到街道,到企业,“仅横河社区,我就讲了5次党课,这些年来,讲了近20场党课。”

从一开始的单向收藏,到现在的党课输出,王德新有了新的收获。以前是从藏品中获得快乐,现在,他把藏品中蕴含的价值,传递给更多的人,获得了更多的快乐。

2021-05-21 40多年用心收藏,86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在王德新老人心中,这是——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13455.html 1 3 一本不一般的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