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 平
“当看到‘天台大明宫’和‘陆圣泉’字样,我的心情马上激动起来。”近日,天台籍收藏爱好者林华强,回忆了发现一件陆蠡烈士手书时的那一刻。
陆蠡,1908年出生,字圣泉,天台县平桥镇人,著有《囚绿记》《竹刀》等散文集,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抗战文坛上有影响力的散文家。1942年,陆蠡在上海被捕,不久惨遭杀害,年仅34岁。1983年4月,民政部批准陆蠡为革命烈士。
林华强珍藏的这件陆蠡烈士手书,收信人为陆蠡的家乡好友、家住天台大明宫后的徐世美,所用信纸为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的信笺。一张纸上,写了150多个字,字体飘逸洒脱,宛若行云流水。讲述的是,陆蠡有一个叫李朝琮的学生,想从上海到台州求学,他就手书一信,让学生在经过天台时,持信找自己的朋友徐世美。一段师生佳话由此展开。
“以前从上海到临海,天台是必经之路,当时天台到临海要走水路。”林华强指着信件读道,“‘恳代为帮忙,设法雇挑夫一名,将伊行李送至黄沙(注:地名),后可步行再去,或者帮他趁搭长船,到临海转。种种费神,感同身受。弟如回里,定登门而谢并叙衷曲也’。他对友人言辞谦逊,对学生的安排细致周全,从中可以看出一个谆谆学者对进步学生深厚的关爱之情。”
由于信件为手递,加之落款未写年份,一时无法细辨具体写于何年。林华强说,陆蠡烈士于1935年在巴金、吴朗西等创办的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后来,巴金等分别赴重庆、广州筹建分社,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全部社务便由陆蠡负责。从陆蠡工作情况看,这封用出版社信笺书写的信件应该写于1935年至1942年期间。
这阶段,林华强在多方寻找李朝琮的信息,现已有所进展。据他研究,在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的《现代作家书信集珍》中,就收录有《陆蠡致李朝琮》的书信;在华夏国拍2014年精品拍卖会上,也有一件陆蠡致李朝琮信札,写于1937年;在《绿洲》第470期《陆圣泉先生纪念专刊》中,刊登有李朝琮写的《陆圣泉先生》回忆文章。
无巧不成书。最近,林华强接触到了两件著名编辑家吴朗西写给李朝琮的书信,这有力地印证了他手上这封手递信件的真实性与文物价值。这些写于1985年的信件,双方都提到了陆蠡。
林华强说,陆蠡身上有着铁骨铮铮的“台州式硬气”,这件书信让大家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陆蠡烈士,希望更多的人记住烈士,从他的文字中得到更多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