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游派出所,“帮小忙”成了锻炼本领的事,也成了最日常的事

“北斗星”和“定位仪”

《七十一年的传承守护》后续报道④

本报记者张妮婷

“警官,我们这边有个老人,好像是走失了,你们能来看看吗?”7月25日凌晨1时33分,三门县海游派出所民警林会接到求助电话,看着窗外大风大雨,他和同事不敢犹豫,立即驱车前往小坑新村。

赶到后,他们发现,老人头发花白,年事已高,坐在一楼地上,口齿不清。无法从老人口中得知确切的家庭地址,他们便将老人扶上警车带回了所内。“还好我们建立了‘爱心档案’,在其中查到了老人的家庭信息,当天我们将其送回家中。”林会说。

在海游街道,“爱心档案”就是特殊人群的“北斗星”,指明回家的道路。

近年来,针对辖区走失求助类警情上升趋势,海游派出所发动社区民警对辖区特殊人群进行调查摸底,建立“爱心档案”、配发“爱心手环”。基本情况、患病情况、紧急联系人等,在“爱心档案”上一目了然。

“他们出门不易,回家更难,经常家人着急,有时群众也着急。谁能帮这个忙?我们来帮。”海游派出所所长叶未捷说,“自‘爱心档案’建立后,我们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他们的家人,真正做到‘弱有所扶’。”

截至目前,海游派出所已建立‘爱心档案’98份。今年以来,共爱心服务达300余次,帮助48人安全回家。

派出所内,25面鲜艳的锦旗,是群众对他们的认可与感谢。

除了当好特殊人群的“北斗星”,海游派出所还成了失物“定位仪”。

陈邦奎是海游派出所“网上寻踪队”队长,每天一进办公室,便打开监控仔细看起来。他要找的东西不少:手机、钱包、宠物……只要群众来求助,他跟同事就当成“案子”来办,对丢失求助类警情开展全天候视频寻踪,并在锁定丢失物后第一时间联系值班组,切实为群众“帮小忙”。

对“网上寻踪队”而言,寻找失物,不比找人简单,需要非常强的业务能力。“前阵子,有居民手机丢了,大致位置在海游桥边上,接到求助后,便开始看监控,从早上看到下午,最终通过一处反光找到了手机。”“还有菜市场的卖菜阿婆,客人钱没付,我们也看了大半天,才找到那位人,帮忙要回了菜钱。”提起为群众帮的小忙,“网上寻踪队”队员们都有着说不完的话。

“我们这里大案件不多,一般现发现破,因此可以从小案子、小事情上练练手。”叶未捷表示。今年以来,海游派出所共为群众找回遗失物580余件,挽回经济损失达50余万元。

2021-07-30 《七十一年的传承守护》后续报道④ 在海游派出所,“帮小忙”成了锻炼本领的事,也成了最日常的事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19771.html 1 3 “北斗星”和“定位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