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理明
应急管理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同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相互交融交织,推进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答卷”。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始终把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不死人、少伤人”为防台工作最高标准和最低要求,强调“不怕兴师动众,不怕劳民伤财,不怕十防九空”这三个“不怕”。这个观点是非常科学的,不仅高度重视预防工作,又通过做最好的准备、最坏的打算,全力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习近平辩证思维的重要特点,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
台州是台风多发之地,是浙江省乃至全国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地质灾害隐患较为严重的地区,特别是进入台风多发期,频繁的降雨让突发性地质灾害高发。当前,全市上下虽然建立健全了从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全领域全环节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初步完成了应急管理机构改革的阶段性要求。但应急救援力量难以汇聚、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尚未完全搭建、群众参与度不高等突出问题依然制约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如何迎难而上,笔者认为需坚持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来破题发力,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紧密联系群众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应急管理事关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其基本落脚点是服务群众,它作为解决群众对安全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同灾害频发、基层群众应急能力不足这一矛盾的一种综合行政手段,如果脱离群众,结果必将是束之高阁,甚至引发新矛盾新问题,也与应急管理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推进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快速响应、平战结合的应急能力体系,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对安全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着眼于激发群众参与应急管理的源生动力,着眼于多种灾难相互交织、多重风险相互叠加的现实处境,着眼于完善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总体安全观,坚持人民安全的重大决策部署,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惠及人民,让应急管理改革靶向人民所需、发展所需、民心所向。
二、坚持以发展破题
辩证思维讲究“转化论”,强调量变引起质变。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展不够、发展不优仍是我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大阻碍。进入新时代后,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成为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变革、创造人类生活新空间的重要力量。信息化革命为应急管理插上科技的翅膀,彻底扭转了传统应急理念,极大地拓展了应急管理能动领域,但同时也为应急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现代应急管理所面临的多元化社会、多维度的利益诉求,信息爆炸式地冲击,群众对错误容忍度持续下降。因此,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立足于从发展全局的角度审视其动力和逻辑。
三、注意统筹兼顾
辩证思维讲究“重点论”,找突出问题,抓关键问题,抓重点带一般。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重点在城市,难点在农村,要点在统筹。去年新年伊始,一场疫情呼啸而来,一方面冲击着我们正在蹄疾步稳推进的应急管理改革,但同样也为推进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一个最好的社会样本,统筹推进城市与农村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是当下应急管理改革的重中之重。过去,城市的发展时常出现城市体系规划滞后于城市建设,造成形形色色的短板、诟病、弊端。因此,推进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坚持充分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高位统筹,部门联动,协同推进。另一方面要从侧重于风险爆发后的应对与恢复转到常态化的风险预测和预防上来,同时也要将提升农村应急管理能力建设融入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大战略中来,形成两结合、两促进。
四、遵循理论联系实际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坚持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相互冲突,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辅相成。习近平总书记对应急管理的重要指示批示,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以防灾减灾为例,防灾减灾工作一直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每一次的灾害风险威胁、灾害事件冲击都是应急管理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契机,是检验改革成果的生动实践,但不是每一项机制都能得到具体实践,这就需要我们坚持实践导向,科学搭建事故模型,开展事故应急演练,不断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不断提高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不断促进理论武装走向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