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兆文:处世无奇但率真

每天读书看报是陈兆文老人雷打不动的习惯。

本报通讯员陈夏榆文/摄

话说得稍快了点就要气喘,但老人歇不住。一有时间,他就坐在窗边读书看报、“爬格子”。生逢盛世,已91岁高龄的陈兆文,最近写了一篇4200多字的长文,深情讴歌中国共产党。

走进位于天台县赤城街道的老党员陈兆文家的客厅,迎面可见一幅学生为他写的对联——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老人勤恳敬业一辈子,他为自己没做过什么大事而感到有愧,欣慰的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率真而存厚”。

学业有成,回家乡任教

陈兆文的老家在天台县后岸村,后岸村虽然现已是浙江省乡村旅游的样板村,早年却是偏僻而落后,他的许多同龄人连书也读不上。

当时他就有一个念头:“读师范去,以后回家来教书。”1949年7月,陈兆文从天台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毕业,1951年8月又进入台州师范学校读书。

毕业后,陈兆文被安排在临海乡村任教,一直工作了16年。为了更好地教学,他用心学习临海方言,直到别人从口音上都听不出他是个外地人。尽管如此,他想回家乡教书的念头一直没有熄灭。经多方争取,直到1970年3月,他才如愿以偿调回家乡任教。

陈兆文信心十足走进老家学校。当时一个教师正好调走,学生哭着不让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不愿意听新老师的课。陈兆文说:“当时我临海口音比较重,许多学生听不习惯,起初并不欢迎我。”

不解开学生心中的“疙瘩”,教学就无法正常开展。陈兆文在用心改变口音的同时,有件事帮了他的忙。有两个调皮学生到别人家摸了两个鸭蛋,就是不认错。陈兆文将心比心,用小故事讲出大道理,直到两名学生真心悔过。不听话的学生被训得服帖,大家都感叹“陈老师有‘货色’”。

走进学生心中后,陈兆文的教学如鱼得水。因为懂教学、善管理,他在当地留下了很好的口碑。一直到退休,陈兆文从未离开过乡村学校。他说,“去城里学校,我不是没想过,但想到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我就打消了念头。”

热心做好通讯报道

许多人认识陈兆文,是从他的一手好字开始的。他常说:“字如人的衣衫,必须好好习练。”在他看来,写好“三笔字(硬笔、毛笔、粉笔)”,是当好教师的基本功。

不单字写得好,陈兆文的文字功底也较高。一次到城里办事,听说县广播电视台在招通讯员,他的热情顿时涌了上来。

2001年,陈兆文成为《天台报》通讯员。2003年,他又成为《台州日报》通讯员。从此,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到处采集新鲜的素材,老家的好事、新鲜事,经他采写先后出现在各大报端。

在老人的案头,摆着多本剪报贴本,里面贴满了已泛黄的剪报。在他的笔下,记录了后岸村的发展变迁。10多年前,他曾在稿件中写了一段“顺口溜”:除污修建三口塘,洗菜洗衣都清爽;引来流头清泉水,饮水卫生有保障;清除粪缸猪草池,新建公厕美村庄;大街小巷都硬化,夜晚路灯亮堂堂;两改三化家园好,文明干群奔小康。陈兆文说:“乡村虽小,却是伟大时代建设与发展的缩影,我很高兴能为家乡的发展留下第一手资料。”

岂止是留下资料,正因为陈兆文更多地关注家乡的美丽乡村建设、青少年教育、家风家训、农业经济等,其传递的正能量,润物无声地改变着当地的乡风、民风。在当地干部群众的齐心努力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陈兆文的家乡已脱胎换骨,成了都市人向往的“后花园”。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如果不是年事已高、腿脚不便,每年的寒暑假,陈兆文还会像以前一样,忙碌在暑期度假班、留守儿童乐园中。

从教44年的陈兆文,对于教育事业有着特殊的热爱。2017年,他获得教育部颁发的“从事乡村教育工作满三十年”荣誉证书。虽然工作上已经退休,但他总说“做人、做事不能退休”。

2004年,街头镇集镇村学生暑期溺水事件屡有发生,进网吧、无节制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现象也多见。陈兆文和几位德高望重的退休教师、社会人士一起,办起小学生暑期度假班,他当教学“参谋”,寓教于乐,一办就是四五年。

陈兆文还经常自编宣讲材料。在“长征胜利纪念日”到来之际,他就写文章与孩子们探讨“如何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进行新的长征”,告诫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引导他们从小培养艰苦奋斗、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

前两年,天台县开展了“革陋除弊,握手文明——环境革命找茬征集活动”。在老人所住的小区旁,有一间小型公厕。由于无人管理,管道堵塞后粪水横流,行人路过莫不掩鼻。陈兆文找到相关部门提出治理方案,一举解决了困扰居民已久的小公厕卫生问题。陈兆文还被评为“环境革命找茬能手”。

90余年的人生,陈兆文老人一直甘当蜡烛,默默地燃烧自己。他说,入党时间越久,觉得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越多,现在年纪大了,更要认真地过好每一天。

2021-08-04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20247.html 1 3 陈兆文:处世无奇但率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