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黄方考 通讯员蒋尚建文 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供图
7月30日,在历经整整4昼夜的连续奋战后,圆满完成援甬抢险任务的台州公路应急保障队10名抢险队员,于当天中午安全返回设在台州主城区的浙东公路应急保障基地。
当天下午,台州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陆善福,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主任李慧,一同前往浙东公路应急保障基地,看望、慰问凯旋的勇士。
在欢迎仪式上,陆善福代表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对台州公路驰援宁波应急抢险队(以下简称台州公路应急抢险队)的凯旋表示热烈欢迎,对他们克服困难,奋力抢险,出色完成任务表示衷心感谢。
“台州公路应急抢险队有着严明的纪律,过硬的技术,到达宁波后不分昼夜,连续作战,任劳任怨,第一时间完成排涝抢险任务,给宁波人民留下了良好印象,为台州交通赢得了荣誉。”陆善福希望,应急抢险队继续努力,以此次出征为契机,总结经验不足,强化培训演练,完善机制体制,进一步提升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
“接到上级关于赴宁波抢险救灾的指令后,台州队伍组建及时,人员构架良好,后勤保障有力。队员们充分发扬不怕困难、连续作战的精神,奋战四天四夜,以他们的铁肩担当及时完成排涝抢险任务,充分践行了公路人的初心使命。”李慧表示,将总结此次援甬抢险经验,继续努力,完善机制,进一步提升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接到省里驰援指令,第一时间赴甬抢险
回顾此次台州公路应急抢险队援甬抢险的经历,可谓惊心动魄。
当时,受台风“烟花”影响,宁波余姚连续多天强降雨,多地水位持续告急,内涝严重,主城区城市交通瘫痪。
“余姚出现险情,需紧急开展救援……”7月25日晚上9时许,台州公路部门接到省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驰援宁波的指令。
浙东公路应急保障基地立即组建应急抢险队伍,调用3000型应急排水车、应急照明发电车、野战宿营车等4台大型交通应急抢险设备,组织设备操作手8人、协调动员社会抢险力量2人,于7月26日上午7时,由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威带队,启程赶赴宁波。
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职工林峰,是此次驰援宁波应急抢险队的队长。7月26日0时30分接到命令时,距他完成三门防台备勤任务并返回基地仅过去3个小时。林峰立即停止休整,着手制定驰援工作方案,并连夜集结队伍,落实驰援物资准备、设备调试等各项工作,几乎彻夜无眠,一大早就随队赶往余姚抢险。
当天中午12:30时,台州公路应急抢险队到达余姚指定集结点。他们是第一支达到余姚的省级公路应急保障基地的队伍。
兵分两路昼夜排水,积水不退决不停歇
7月26日中午到达余姚后,台州公路应急抢险队将本次驰援队伍分成2组,第1组由周再华带领,携龙吸水“子母式”排水车、应急宿营车及操作手3人,赴G92杭甬高速余姚段K287处(余姚大隐段)开展排水作业。
此时,因姚江水位高涨,河水倒灌,该路段路面积水深达60厘米,宁波往杭州方向已单向封道。7月26日凌晨,受台风持续影响,姚江水位持续上升,杭甬高速再次出现险情,G92杭甬高速K287处漫水半幅中断交通,水系倒灌形成。
驰援小组到达受灾现场后,马上会同地方应急抢险力量参与路面排水工作。经过持续近22个小时不间断排水作业,7月27日上午11时许,该路段恢复三个车道通行。
林峰带领的第2组,携龙吸水“垂直式”排水车、应急照明车及操作手5人,被指派到余姚城东路铁路下穿立交积水路段开展排水作业。该路段自7月25日开始就发生严重积水,路面平均积水深度超过1.5米,桥下积水超2.5米。
驰援小组到达受灾现场后,立即开展排水作业。然而,由于积水过深,加上姚江江水不断倒灌,排水工作遭遇重重困难。“前3个小时,水位基本没有下降。”林峰说。
接下来的暴雨,更是让抢险工作“雪上加霜”。
河道开始翻涌,浑浊的水面越来越高。雨水导致姚江倒灌的江水仍在不断通过河道冲进公路,就算是大排量的排水车不停地工作,也显得有些“吃力”。
当天下午,还能看到有小轿车在路上缓慢地行驶;天色昏暗后,积水水位已经漫过了“龙吸水”驾驶室的踏板。“后来最高值大约有3.5米。”林峰回忆。
由于姚江水位持续高涨,加上降雨量增大,该路段水位一度难以下降,甚至不降反升,排水车不断调整作业位置,“边抽边撤,边撤边抽”。
7月27日5时许,雨终于停了。城东路铁路下穿立交处排涝现场的手机信号还算通畅,林峰拍了段视频发到抢险救灾群里,前夜用来标记水位的半截竹竿,正逐渐从浑浊的积水中显露出来。
水位正在下降。这是连续排水作业10多个小时以来,抢险队员们收到的一个好消息。
经过不懈努力,7月27日中午12时30分,经过连续一个昼夜的作业,该路段积水终于全部排除,累计排水达9万多立方米。
完成余姚抢险任务后,按照当地指挥部指令,台州公路应急抢险队又马不停蹄地赶赴宁波城区救灾。在宁波抢险的4天里,除了吃饭和短暂的休息,队员们几乎没有停歇。
7月28日上午9时,周再华带领的第1组赶赴宁波海曙区横街互通附近(联集线下穿宁波绕城路段)开展排水作业,在宁波当地交通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当天下午5时20时完成该路段排水作业。
7月28日下午2时30分,林峰带领第2组赶赴宁波海曙区段三线下穿宁波绕城高速路段。该路段积水范围约700米,平均积水深度2.5米以上,最大积水深度超过5米,是本次驰援中排水任务最为艰巨的路段。
第2组于当天下午3时15分到达现场,经初步的现场踏勘,研究制定排水方案,在落实相关的堵漏工作后,于下午4时30分开始排水作业。当晚6时30分,第1组到达该路段与第2组会师,晚上7时开始排水作业,全力攻坚这个积水点。
截至7月29日晚上9时50分,经过持续30多个小时不间断作业,最终彻底攻克这个积水堡垒,完成此次全部驰援抢险任务。
秉承传统继续前进,科学管理铸就“铁军”
钢铁之师,不是一日练成的。据了解,台州公路应急保障队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铁军队伍,曾在四川抗震救灾、历年防台抢险中屡立战功。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期间,台州公路应急保障队奔赴前线,相继抢通青川县沙洲大桥、什邡市红白镇观通大桥,确保抢险救灾生命线的畅通。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授予“交通运输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被省总工会评为“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被台州市政府评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并获“2008年度感动台州十大人物(集体)”称号。
2019年强台风“利奇马”袭击台州,全市各地出现严重内涝和公路水毁塌方,台州公路应急保障队全员出动、全负荷运转,第一时间奔赴受灾前线,抢通水毁塌方路段,并协助临海、三门、黄岩等地及时排除城市内涝,恢复生产生活。2019年获台州市委市政府“防台抢险救灾先进单位”表彰,2020年被评为台州市模范集体。
为强化新形势下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2020年机构改革后,台州公路部门积极推进省级公路应急保障基地与分基地建设,重新整合全市公路应急保障力量,组建了浙东公路应急保障队,共建立应急抢险队伍10支,应急抢险人员339人,配备应急车辆50辆,各类应急机械设备216台(套),基本形成了“1+9+N”公路应急抢险基地布局(即在市域范围形成1个省级基地(市级基地)、9个县级基地及N个县级应急保障分基地的格局)。
“我们通过资源配置市场化,创新探索公路应急保障的新路子。”李慧介绍,去年以来,我市公路部门与北京中交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智翔航空技术有限公司等应急设备厂商建立了资源共享机制,大幅提升全市公路行业的应急保障资源储备和调度能力。同时,通过购买社会服务,进一步优化现有队伍配置,完成3名常驻应急专业人员和200余工时临时应急人员服务协议签订,充实应急保障队伍的后备力量。
实战练兵常态化,是我市打造公路铁军的一大法宝。去年以来,市公路部门以交通储备物资紧急投送、公路钢桥机械化架设等为主题开展实战演练20余次,每次均邀请业内知名专家指导授课,实行封闭式准军事化管理,有效锤炼应急队伍的能力素质。在2020年省级公路交通突发事件暨国防交通应急演练中,台州公路应急保障队取得了总分第二的优异成绩。
高质量的队伍建设,离不开管理体系现代化。去年机构改革以来,市公路部门专门编制了《台州市公路交通安全应急处置指南》,大幅提升了应急处置规范化水平。同时,依托省级路网运行监测和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提升应急监测能力和应急指挥能力,结合行业实际和各类突发事件特点,修订并完善各专项预案,增强了应急抢险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规范性。
“此次驰援宁波,其实也是对我们队伍建设的一次实战检验。出发时我们没想到,此次抢险任务会面临这么多困难,而我们这支队伍也在抢险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7月30日下午,回忆起此次驰援宁波应急抢险的经历,带队回到台州的领队李威仍感慨不已,“整整4天4夜,队员们带着设备连轴转,每天最多睡2个小时。不少队员双脚全是血泡。”
据了解,本次驰援宁波的台州公路应急抢险队员,70后居多,平均年龄40岁左右。驰援期间,队员们凭着坚定的意志力和对群众高度责任的使命感,积极克服病痛、伤痛、疲劳,全身心投入应急抢险工作,并配合宁波地方交通部门一一解决抢险过程中突发暴雨、局部漏水、夜间作业、设备故障等困难,有力推进和保障了应急抢险的顺利开展,展现出了顽强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