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创新形式学党史 脚踏实地惠民生

千名工会主席讲党史活动。

听老兵讲革命故事。

黄岩西江党史主题公园。

黄岩区“跟着红色地图学党史”专线公交。

百站千场万人学党史。

核心阅读>>>

近日,不少到访台州的人都迫不及待要去追“一朵云”。从黄浦江到永宁江,从上海之巅到官河古道,朵云书院翩然而至,将书香与雅趣带给两个城市的市民。

黄岩朵云书院作为学史力行的演兵场,仅历时三个月就实现了书院的建成开业,开设的“初心书房”更是在最显著位置推出300多种红色主题图书和丰富的红色文创作品。6月底,省委书记袁家军亲临黄岩朵云书院了解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有机结合的黄岩经验。

百年党史,百年征程。在这特殊的历史时刻,黄岩区创新形式、学用结合,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党史学习教育在这片橘乡大地“热”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本报记者沈海珠 黄 微文 黄岩区委宣传部供图

“宣讲联盟”:

分众精准推动百年党史入脑入心

“用传承绵延文明的迭代更替,再唱千年永宁的历史风流;用科技吹响振兴的集结号令,续写中华橘源的不朽传奇……”近日,黄岩小青橘青年宣讲团的成员廖嘉星带着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同学们进行诗歌朗诵排练,而这段激情澎湃的朗诵词,正是廖嘉星和宣讲团同伴们一起创作的。

“当时我想通过诗朗诵这一形式进学校给学生宣讲,可能更加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所以我和小青橘宣讲团的成员们,一起写了这一段朗诵词。通过这一次宣讲,更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廖嘉星说。今年以来,小青橘青年宣讲团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把党史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这也是黄岩区全方位构建党史“宣讲联盟”,推动百年党史入脑入心的一个镜头。为了让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黄岩区以“引领带头、分众精准、浸润互动、立体融合”四式并举,区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开展“周一夜学”、带头录制党史故事视频、开展引领式干部示范带头讲活动。当地还组织开展“千名书记讲党课”“千场党课下基层”“千名工会主席讲党史”等系列活动2600多场次,实现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村级党组织、两新党组织党史宣讲全覆盖。同时,组建“专家学者”“后浪青年”“银龄老兵”“乡村大使”和“星火企业”等183支党史特色宣讲团,开展分众式对象传播精准讲,每个宣讲团均建立师资库和课题库,实现各地各单位按需点单。

近日,黄岩“星火”党课宣讲团成员陈鸿来到位于北洋镇的台州添运工艺品有限公司,为企业员工们作党史专题宣讲。

为了让企业员工坐得下、听得进、记在心,陈鸿将党史知识改编成一个个小故事,深入浅出地向在场职工解读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历史事件,带领大家重温苦难辉煌的历史瞬间,引导职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车间党课’的形式较为新颖,时间短、主题鲜明、内容活,浓缩的党史知识点贴近我们企业员工的需求,助力我们员工进步和企业腾飞。”台州添运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余飞龙说。

小故事讲述大道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黄岩区还充分发挥革命老区优势,把学习党的百年历史与学习党在黄岩的奋斗历史结合起来,创新推出“红色党史地图”“党史乡土教材”“红色公交专线”“党员教育套餐”“红色文旅产品”等党史学习教育特色载体,培育打造“追着党史地图去打卡”工作品牌,把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入党员干部群众的生活实践中,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热起来”,推动学史悟思活动走深走实、出彩出新。

为提高学习教育的实效性,黄岩区开展了浸润式有声有色互动讲活动,对党史教育基地进行多媒体化改造提升,安装幻影成像、微缩场景等智能展陈设备,在台州红色地图及黄岩党史数字地图上开设“VR陈列馆”。同时,该区还开展立体式全媒推进融合讲,运用数字信息技术,推动党史著作、档案资料、影像图片等红色资源从“纸上”到“盘上”“屏上”。

“党员领办一件事”:

以实干实效赢得群众认可

“我们的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知识性、管理性的服务工作,对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7月23日,黄岩区档案馆业务骨干陈承文等深入公元集团,为集团各部门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共27人开展企业档案管理专题培训。

公元集团档案馆是台州市第一家民营企业档案馆,该馆以公元集团为核心,建立了18个分公司全宗,库存档案25963卷。同时,该馆也面临着公司兼职档案员队伍不稳定、部分档案工作人员的能力及素质并不能很好满足实际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等难题。

及时掌握企业的需求后,结合当前开展的“党员领办一件事”活动,区档案局、区档案馆以“三服务”实际成效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组织档案业务培训,及时解决企业档案工作的难题,把民营经济档案工作由盆景变成风景。“通过面对面的培训,我们能从源头切实提高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管理水平,对加强企业档案工作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陈承文说。

“党员领办一件事”活动,是黄岩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的一个重要载体。为深化“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该区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紧盯项目建设、社会治理、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党员联系户等工作,建立“党员领办一件事”任务清单,动态了解企业发展情况,精准提供优质服务;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难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实干实效推动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以真心真情赢得群众拥护认可。

在“社区吹哨,党员报到”的号召下,黄岩区行政服务中心结对塔苑社区,89名党员志愿者主动下沉进社区、入小区,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

为方便特殊人群办证业务,志愿者们发挥业务所长,开通“帮办绿色通道”,主动上门开展办理服务不动产登记、证件遗失补办等30多项业务;针对社区沿街店铺装修返工突出问题,志愿者们制作行业3D数字化装修模型,各类商户可真实体验功能区设置标准,装修返工率从80%断崖式下降至10%。同时,党员志愿者们还聚焦低保户“医疗救助手续办理繁琐”问题,花了三周时间打通医保、低保数据,通过直接计算出救助金,并汇入社保卡,实现低保人员看病时刷卡即报销,到账周期从两个月缩短至分秒。

“活动期间,我们促成在职党员与53户空巢老人、困难户等家庭结成帮扶对子,中心志愿服务队共梳理心愿清单31件,已帮助点亮23个微心愿,把温暖真正送到了百姓的心坎里。”黄岩区行政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党支部书记严亚君说。

据了解,截止目前,该区共有37000多名党员完成“一件事”领办。“在领办的基础上,我们还构建了公示、落实、反馈等闭环机制,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以实干实效、真心真情赢得群众拥护认可。”黄岩区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践活动指导组副组长余园园说。

“数字化驱动”:

积极探索盘活红色资源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余部挺进井冈山,在这里创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江党史主题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每天迎来一批又一批“学员”。

西江党史主题公园内,分布着“红色数字阅读路”“扫码听党史”等26个以红色为主色调的主题文化布置点,每个点位都书写着重要的党史内容,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和重大事件,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长潭水库建设精神及桐树坑革命精神,展示“黄岩党史地图”红色资源等。

如今,这里不仅是党员干部学习常来的“报到地”,也成为居民群众休闲运动的“打卡地”。

“以往我们学习党史都是通过电视、书本等方式。自从这个党史主题公园建成后,我们在游玩散步时不知不觉间就对党的百年奋斗和初心使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市民陈建在公园散步时,就体验了一下扫码学党史。“扫下展示墙上的二维码就能学党史,还有语音播放功能,非常方便。”陈建说。

自从黄岩西江党史主题公园落成开放后,数字化赋能在主题公园线上线下双向发力,目前,西江党史主题公园已成为黄岩区党史学习教育的前沿阵地和有效载体。

中共台属特委机关旧址纪念馆、浙东浙南部队会师旧址纪念馆、抗战时期中共黄岩县委机关旧址纪念馆……在黄岩大地上,一个个传承着“红色记忆”的红色教育基地星罗棋布。

黄岩红色资源丰富,据统计,黄岩上报省里的革命遗址有18处,被上级认定为革命老区的有5个乡镇、84个村居,仅记载在册的黄岩籍烈士就有178名。

由于历史原因,黄岩革命历史纪念馆虽然相对较多,但大多数是以传统的展板展陈为主,党史场馆多媒体智能化严重不足。

“我们对7个党史教育基地进行多媒体数字化改造提升,比如平田乡桐树坑中共台属特委机关旧址纪念馆安装了幻影成像、电子翻书、电子触摸屏等数字智能展陈设备。参观者只需通过手机链接点击,就能获得沉浸交互式体验,使党史教育更加生动鲜活。”黄岩区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许剑影说。

此外,为破解党史宣教网络化不足问题,黄岩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史”宣教新平台,打造“黄岩掌上党史馆”网络平台,把线下的党史馆、革命故事视频等搬到网上,并推出“黄岩区红色数字地图”,引导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利用数字化设备开展党史学习,随时随地“蓄力充电”,让“网”学党史、“游”学四方成为现实。

“我们运用数字化思维、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传播,通过OCR识别、PDF封装等技术处理,推动党史著作、档案资料、影音图片等红色资源从‘纸上’到‘指尖’,为编写《橘乡百年群英谱》《潮起永宁江》等黄岩特色党史学习教育系列‘乡土教材’提供极大便利。”黄岩区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献之说。

“我为群众办实事”:

凝聚红色力量推进“全域共富”

为民办实事是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试金石。

受资源禀赋、地理区位以及长潭水库水质保护等因素制约,西部山区发展严重落后于东部地区。如何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落到实处,破解区域发展,实现“全域共富”?对此,黄岩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合力奋进的力量,紧紧铆定“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主线,在全省率先出台《全域协作推进共同富裕实施意见》,以全域结对、资源转化、乡村振兴为抓手,全力打造“全域共富”的学史力行实践样板。

位于大山深处的平田乡平田村,自去年10月开始,闲置的村办公楼突然热闹起来,北城街道的黄岩明宇塑业公司在这里设置了玩具包装加工点,80多名附近村民在这里找到工作。

“我们通过对接东部各街道、村居、企业,引进符合长潭水库生态保护规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利用村集体闲置房屋设置加工点,既解决了企业员工紧缺的难题,又能实现村集体、农户双增收。”平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蔡倩荣说。

如今,像黄岩明宇塑业有限公司一样,台州已有50多家企业将节日灯制作、菜花梗加工等无污染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线,搬入黄岩西部山区村庄,带动村民在家门口致富。

今年以来,黄岩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服务中心工作、做好民生实事有机结合,学史力行打响共同富裕“橘”品牌,创新推出“小橘灯”暖心工坊,建立以工哺农、村企互赢的“小橘灯”产业扶持体系,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吸纳贫困边缘人员和乡村留守人群就地就业,实现送项目到村、送岗位到户、送技能到人。

在宁溪镇五部村“小橘屋”,81岁老人喻昌土和往常一样,吃完饭后,在附近散散步。“以前跟弟弟一起住在老房子里,不像这里,有卫生间、电视、沙发,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还免费吃住,又干净又方便。”喻昌土说。

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夯实“共同富裕”基底,这份承诺描绘在了黄岩探索共同富裕的路线图上——全区确保今年上半年有30%以上的行政村拥有一处以上的“小橘屋”,到今年年底实现297个行政村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黄岩区积极探索“橘光社区”帮扶模式,整合乡村公交、快递、社区医生、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等便民配套项目,建设乡村公共服务中心,一揽子解决村民生活需求。同时,以村为圆心,由乡镇党组织牵头,打造橘光党建联盟,串联村居、企业、农户,形成发展合力,组建调解员、代办员、护理员等服务队伍。

民生事,无小事。为实现扶贫工作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彻底转变,黄岩建立“区委领导联乡、乡镇党委联片、乡镇干部联村和村社干部联户”四级联动机制,组建“共同富裕帮帮团”,推行“一户一策一干部”和“共性化+个性化”组合帮扶,从资金、技术、物资、信息等各方面帮助低收入农户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已有19个乡镇(街道)和部门共1304名党员干部,与5774户9571名低收入农户进行结对帮扶。

“‘一户一策’不是‘空头戏’,每一项发展计划,都要和群众面对面商议,制定科学可行的扶贫路子,让扶贫政策落得更准,才能把帮扶‘绣’到群众心坎上。”黄岩区扶贫开发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余瑞正说。

2021-08-13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21077.html 1 3 黄岩:创新形式学党史 脚踏实地惠民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