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保才
昨天,今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出炉,一共10位,涵盖高教、职教、中小学、幼教、特教等各级各类教育。令人欣喜的是,玉环市坎门海都小学教师叶海辉跻身其中。
叶老师是教体育的,体育老师能荣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除了自身努力,业绩突出,师德彰显,在今天教育改革大背景下,还传递了一个信号,那就是扭转教育“唯分数论”“唯升学率”的倾向,回归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社会有用人才的价值轨道上来。这是教育部门从评价体系角度作出的积极探索。
每年教师节前,从全国到地方,都要对教师进行评先评优,授予各类荣誉称号,以奖掖先进,鞭策后进,但往往以文化课教师为主,体、音、美、劳等老师很少在列。因为在升学指挥棒的驱遣下,语数英等主课挤占了大量时间,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课程被边缘化,条件不好的学校,干脆“销声匿迹”。这既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也造成了人们心目中这些任课老师不重要的印象。这次体育教师入选全国楷模,十居其一,有望纠正全社会偏面的认知,让优秀体、音、美、劳教师充分涌流,也让这些课程,在学生漫长的学校生活中,回归到正常位置。
学生时代,自己最喜爱的还是体育课,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对每一位教过自己的体育老师记忆犹新,终身不忘。只要天不下雨,体育课通常露天上,安放着篮球架的“迷你”操场,就是释放天性的乐园。体育体育,当然为的是强健体魄,也锤炼意志、严明纪律、训练务实精神、树立规则意识、培养争先理念。上体育课,老师与学生并立并行,没有架子,手把手教我们做操、跑步、打球,寓教于乐,在轻松的氛围中让我们获得了许多意志品质。这些意志品质,对后来走上工作岗位,挑起繁重的工作任务,起到莫大的支撑作用。记得我就读的新桥中学校训是“砺志、求实、勤奋、健美”,想来想去,只有体育课才能完美体现这八个字。
体育不仅强身,更能铸魂,对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都至关重要、不可或缺。清华大学校训中有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意味着先从强身健体始,然后才能独立精神。去年是清华大学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口号60周年,背后是这所大学一以贯之对体育近乎苛严的要求;玉环玉城中学以“润德如玉、修身成才”为校训,这个“修身”,无疑也包含体育强健体魄、健全心灵的意思;楚门中学校训干脆就是“厚德、博学、强身”,更体现了重视体育的导向。
今天,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一项改革,那就是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双减”对多数学生来说,无疑是利好,让他们拥有更多课余时间。除了保证充足的休息,这些腾出来的时间怎么利用,需要学校和家庭科学合理安排。就学校而言,适当增加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比重,不失为有效且可持续的办法。当然,从因材施教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兴趣特长,举办些艺术类、操作类的课程,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条途径。在此过程中,显而易见,体育是最重要的,“磨刀不误砍柴功”,身强体健才能赢得文化课学习高效率。增加体育课分明需要更多合格的体育教师,这是每一所学校都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体育教育迎来春天。退伍军人出身的叶海辉,27年如一日,扎根海岛,因热爱而专注,一直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他敬业爱岗,忠实践行“爱的教育”,把体育教学当作一生奋斗的事业;他善于创新,发明无数,把体育课上成孩子喜爱的“魅力课堂”;他甘于奉献,忘我工作,热心公益,用行动诠释了一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担当。他的事迹和精神,值得所有同行学习,值得全社会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