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荣
“大陈岛垦荒精神”,诞生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伟大实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催生浙江精神的重要源头之一。尽管大陈岛垦荒这段历史过去了60多年,但“垦荒精神不老”。站在新时代的文化洪流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大陈岛垦荒精神,本来就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滋养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因此,探讨其社会价值及其教育转化机制对于坚定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润泽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推进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具有较为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一、“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社会价值
培育和践行大陈岛垦荒精神,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是要首先挖掘其内蕴的社会价值。如果没有价值,那么之后的教育过程也就没有实际意义。
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政治价值。大陈岛垦荒并非是新中国建设早期唯一的一部人民群众垦荒曲。作为一座仅13.6平方公里的小岛,大陈岛之所以在今天受到全国上下的众多关注,必须要站在历史的方位、全局的思维去审视大陈岛承载的战略地位、政治影响。国民党军撤退时,能烧的烧,能毁的毁,制造了“大陈浩劫”。“灾”后垦荒,这不仅事关国计民生,事关政府威信,更关乎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中的国家形象。因而,在此特殊时期催生的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政治意义更显得非比寻常。
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文化价值。大陈岛垦荒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特殊工作和任务。垦荒队员们通过伟大实践催生的“大陈岛垦荒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鲜活素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文化自信的具体实践。作为地方文化的精髓,大陈岛垦荒精神,实然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具体的、深刻的、大众化的诠释”,内蕴着丰富的文化基因。
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教育价值。大陈岛垦荒史是众人拾柴的人民建设史,勇立潮头的青年奋斗史,也是百折不挠的大众创业史。抚今追昔,面对一穷二白的大陈岛,一批批垦荒队员们前赴后继,凭借一把锹、一根扁担、一把锄头,将自己的梦想、青春和热血浇注其中,成就了今天红色的岛、青春的岛、奋斗的岛。从彼时百废待兴到当下“两个大陈”的变化,正是源于垦荒队员对家乡浓郁的爱,更是出自于对祖国深沉的爱。作为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缔造者、参与者、见证者,老垦荒队员身上凝结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感人事迹,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价值内驱。一代又一代垦荒人用青春谱写的奋斗历程和奋斗业绩,更“为人民提供了丰厚的道德滋养”,具有强大的思想感召力和社会影响力,能够广泛地凝聚起“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陈岛垦荒精神历久弥坚,无时无刻不彰显着新时代的教育魅力。
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经济价值。大陈岛垦荒,从本质上来看也是培养人的劳动实践活动。60多年前,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大陈岛上,物质条件极其低下,无法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也不可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因为有了467名垦荒队员和后继者的劳动实践,让大陈岛面目一新,朝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昂首迈进。与此同时,劳动实践者也进行了情操的陶冶、意志的磨练和信念的培育。可以说,大陈岛垦荒精神形成的过程也是“劳动教育”创造社会经济价值,能动地对社会物质条件起着推进社会进步的反作用过程。也正是因为有了凝结在大陈岛垦荒中的社会劳动,才使得大陈岛垦荒精神具备了价值的某些属性。宣传、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能够影响民众的思维、行为和发展方式,驱动着一代代青年人循着先辈们的足迹不懈奋斗,从而进一步提升当地经济建设的“软实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大陈岛垦荒精神”社会价值的实现条件
践行大陈岛垦荒精神,真正实现其社会价值,需要创设一个包括环境、主体、手段和平台等要素在内的完整系统。
大陈岛垦荒精神,作为当下中国共产党红色教育的生动素材,需要教育主体通过深化宣传阐释来厚植给广大的社会成员,最终使其成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所要求的特定价值观念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不能忽视作为受众的“人”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也不能否认他们身上所凝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这就给传播者提出了思想素质、能力素质、理论水平和认识水平的要求。他们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决定了大陈岛垦荒精神社会价值的实现程度和现实效度,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需要具有更多的智慧、更明确的思想、更好的风格和更丰富的知识”。
要将外在的社会思想产物内化于心,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必须将“总体上的‘漫灌’和因人而异的‘滴灌’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手段施加给广大社会成员,这是其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关键之所在。宣传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以手段作为中介的知识交换过程。因而,宣传“灌输”、教学“灌输”、研究“灌输”和实践“灌输”等不同手段,对于不同个体的人群而言,教育效果显然会有较大差别。这也正是大陈岛垦荒精神,时至今日仍为社会各界,甚或浙江百姓,抑或台州当地部分民众仍不甚熟悉的主要原因之所在。因此,要围绕“入脑入心”的“落地”目标,以更有效的方式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从对象的个体差异性和接受方式差异性来看,单靠“灌输”也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大陈岛垦荒精神传承,受众不仅仅只有青年学生,还有社会民众。因此,还要借助报刊、场馆和网络的优势。不仅要建立健全垦荒精神研究、垦荒史料展示和垦荒故事讲述平台,而且要打造垦荒理论传播、垦荒元素植入和垦荒人物选树平台。实践表明,平台越是丰富多彩,越是“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就越能够贴近广大民众的多元所需,从而也就可能实然地提升整个教育效果。
三、助推“大陈岛垦荒精神”价值实现的工作机制
一是深化理念阐释,筑牢教育转化的理论根基。在政治话语层面,习近平总书记过去曾“一次登岛、两次回信”,要求弘扬和传承大陈岛垦荒精神。2020年4月2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在题为“习近平推崇的这些精神中蕴藏着同一种力量”的报道中,再次提及。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朱国贤在出席第三届大陈岛垦荒精神理论研讨会时指出,“大陈岛垦荒精神是一种革命精神,是和平建设时期的革命精神,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光明日报副总编辑张碧涌又论及,“大陈岛垦荒精神是我们党红色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注解”。还要继续重视和支持学界、理论界的深化研究,因为“建构垦荒精神的学术话语,这是大陈岛垦荒精神获得‘理论自洽性’和被学术共同体认同的关键”。
二是突出宣传引领,营造教育转化的氛围环境。大陈岛垦荒精神,是浙江区域的特色文化和独特资源,一直以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萌发地、催生地、实践地民众的思维方式。从当下来看,进一步推动其创新性发展,必然要将此贯穿于广大民众思想政治教育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全方位。实践表明,充分利用报刊、教材、著作等地域性的科普读物,墙绘、雕塑、公告栏等可视化的广场阵地,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网络平台融入垦荒精神元素,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讲述好垦荒人物、垦荒故事、垦荒历史,能够增强民众对大陈岛垦荒精神的认同感、归属感,使之成为青年的理想信念和精神依靠。
三是强化主体自觉,激发教育转化的内驱动力。大陈岛垦荒虽然过去了60多年,从当下来看大陈岛垦荒精神依然富有时代的气息和不老的魅力。不仅如此,大陈岛垦荒精神还能够在传承弘扬的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就为其社会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可能。而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并不是被动地单向地接受教育转化和思想改造。实际上,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时时刻刻都存在”。既然有需要,就会有价值实现的必然动机。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来说,人的主体自觉性,直接影响着大陈岛垦荒精神社会价值实现的效果。题中之义的价值观念,从其溯源来看,也正是因为有了467名老垦荒队员高度自觉的主人翁精神,才有了今天“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没有他们的主体作用,也就不可能有当下欣欣向荣的大陈岛。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在事关人的问题上,必然要求重视不同的“人”的各种积极需要。只有满足了他的正向需要,“人”才有可能自我内驱,形成文化自觉,从而也就真正实现了其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四是注重实践体验,增进教育转化的直接效果。大陈岛垦荒精神,本来就诞生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过程。正是得益于其中的实践体验,老垦荒队员们把上岛后内心的理性世界和上岛前内心的感性世界联结在一起,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对于他们来说,大陈岛垦荒就是他们亲手锻造的一部激情燃烧的创业史、青春无悔的奋斗史。本来看似普通的劳动教育,也就变成了彼时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带有一定阶级意志和道德观念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个时候,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紧紧相连,其社会价值也自然得到体现。即便放在当下的视域来看,要使其社会价值实现最大化,也必然要加强对价值主体的实践体验。只有实践,才可能能动地让人们去探索和改造现实世界,实现他们所需要的目的。比如说,让教育对象去实地走访老垦荒队员,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垦荒故事,就比死记硬背大陈岛垦荒精神来得真切的多。因为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的就是实践感知的重要性。离开了实践,精神产品也就失去了外化的途径,其效果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