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至澄清便是诗

林 立

国庆假期,我们一家去了一趟临海紫阳街,意外发现老街一角有一个展厅,里面陈列着一本本打开的空白集子,页面上有不同诗人手写的诗。

在紫阳街最热闹的时刻,这个展厅最冷清。

读着诗人手写的诗,我心里感叹:诗离当下的人们,真是遥远。

读许少春和孙卿芳的故事,每多读一段,我心里就多一声“啊”。

“啊”这个声音,恰好是很多诗歌朗诵中必不可少的烘托技巧,一般来说,“啊”得越大声,诗的煽情程度越浓烈。许、孙二老的人生,在稿子中的呈现是由惊心动魄到渐趋平淡的,然而越平淡,我越是忍不住感叹一声“啊”。

我突然想到,当天那个冷清的诗集展厅,最适合的来客就是这对夫妻。他们就应该在最热闹的时候,光临这个最冷清的展厅,在无人知晓也无人关怀的一方空间里,许少春牵着妻子孙卿芳的手,指着空白集子上的字,一句一句念给她听。

这对一生牵手的老人,使我明白,不是诗离我们远,是我们远离了诗。

高处不胜寒,不是诗。你的手好暖,才是诗。

和卢记者聊,我得知许少春、孙卿芳老人跌宕起伏的一生,值得被写下来的往事,体量是这篇稿子的数十倍有余。这些故事,无需太多虚构,就是最好的剧本,谍战元素、爱情元素、亲情元素、社会元素皆有之。

然而只在文中留下两位老人的爱情,是最有意义的。

重阳节,我们提起老年人,总是提他们的慈祥、温厚、朴素、睿智、宽容,很少提他们的爱情。大多数人认为老年人之间无爱情,甚至很多老年人也不觉得自己拥有。

读完这篇稿子,你会恍然大悟,爱情会在漫长婚姻的中段消失,但在婚姻的后半段,爱情会内化成一种感应,这种感应会把一对老夫妻变得年轻。特别在外人看来,老年夫妻也许走路蹒跚,言语含糊,记忆吃力,但只要一提起对方,两人的眼神都变得如少年般澄清。

这种澄清,往往让和老年人对谈的后辈们毫无理由地感动,让他们本能地说出“我又相信爱情了”这样浅薄的话。

爱情不需要你相信,特别是老年人的爱情。

年轻时候被爱情袭击,那时候不明白爱情的意味,畅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拥抱幸福的生活。历经了漫长的人生,特别是如许、孙二人这样经历了生死考验的人生,在晚年内化了爱情,他们想得最多的,是如何面对死亡。

一个人的死亡,他俩都不怕了,怕的是,另一个先走了,剩下一个怎么办?

他们最终的决定,是顺其自然。这比决定一起走更让我感动。因为两个老人都很明白,连要一起走的想法都放下了,这份爱已经圆满。

读了他们的故事,你会知道为什么,因为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子女,任何人都无法理解他们要一起走的心情。当委屈、愤怒、绝望都点点滴滴被对方融化为微笑、理解、温柔,这份情,已是纯真诗意。

毫无诗才的我,也在写此短评时,突然有了“老至澄清便是诗”一句。借许、孙二老的情感力量,我胡乱再补一句,凑半首的体量吧:

情到不语才觉深,老至澄清便是诗。

2021-10-14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26194.html 1 3 老至澄清便是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