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梦祥文/摄
教室里,孩子们认真答题;操场上,足球队训练正酣;陶艺室中,学生们细心雕琢……10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天台县三合镇中心小学,学生们正在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段。
“双减”政策落地以后,三合中心小学结合现有的课程资源和服务能力,以“乡村大课堂+”为载体,把乡村的教育资源和学校的教育资源相互整合,走出了一条“减作业负担,减学科培训;改学习方式,改资源供给;增个性化学习,增生活技能培养”的特色之路。
抓好课后服务一小时
当天下午4时,课后服务正式开始。过了10来分钟,记者随机走进一年级(三)班,动作快些的学生已经在坐班老师的指导下订正错题了。
没过一会儿,各年段完成作业的孩子们陆续向音乐教室和美术教室走去。四年级的徐恬甜就是其中一员,她对音乐颇感兴趣。“现在,我们在学校里完成了所有作业,完成作业后还能做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真好!”
该校校长周兆金说,“双减”政策的出台,是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和家长负担,而不是教学质量,这就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保障农村孩子学足学好,需要乡村教育者细心琢磨。
为此,该校设立作业本导学制度,教师借鉴作业本确定教学重点,重组任务,设计学生活动。同时,根据学习目标和学情,设置真实情境,减负增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课堂效率。
他认为,课后服务本质不是简单的延时管理,不是纯粹的拓展课后兴趣,而在于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我们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家长并不希望到家时间太晚,往往下午5点大部分家长便能来接孩子。”周兆金说,为此,该校提出“1+x”托管,在保证大部分同学1小时托管的情况下,为有特殊需求的同学增设额外托管时间。
“其实,对成绩优异的孩子来说,快速完成作业后还要被困教室里,他们是不开心的。所以,我们又将托管的1小时分为两个30分钟,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鼓励那些学有余力的孩子们拓展兴趣。”周兆金介绍,他们设置了泥塑、足球、器乐、书法、编程等10门兴趣拓展课程,每天开设2门。
将课后服务拓展至节假日
作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单亲家庭、隔辈抚养等共性问题,在三合镇中心小学一样存在。然而乡镇非学科类培训少,在“双减”背景下,没有作业,孩子们周末能干啥?
周兆金说,为了让孩子们周末有处可去、有事可干,该校还把课堂搬出学校,依托村里的文化大礼堂、乡村劳动实践基地、学校课后拓展课程等载体,充分挖掘乡村教育资源,对学生开展假日课后服务的特色课程。
如何让乡村大课堂既体现乡村特色,讲究实用性,又促进学生发展,体现教育性?
周兆金介绍,一方面,该校开展常态化送教入村,包括成立平安服务队,为乡村的防溺水安全、交通安全等保驾护航。同时,创建“快乐读书吧”,让学生有书可读,丰富孩子的课外阅读量。“另一方面,我们深入挖掘当地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让学生零距离接触非遗文化,包括‘灵溪奚家拳’‘灵溪垂面’‘朗树花鼓’‘亭头词调’等各具特色的非遗课程。”
不仅如此,三合镇中心小学还利用附近村无偿提供的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假日开展劳动生产活动,结合学校的四园课程、新劳动课程、岗位服务等,根据考核评选学校各个层级的劳动模范,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地开花。
“对于农村孩子们来说,这些资源和文化其实都是他们的‘根’。”周兆金认为,这样的拓展课程才是真正的因校制宜,具有农村学校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