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金子莘/文 牟永选 潘侃俊 金子莘/摄
今年8月,教育部推出“双减”政策,要求各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眼下,新学期已过去一月有余,台州市各中小学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了吗?课后活动增加了吗?课后活动又在干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走进部分中小学校园,一探究竟。
课后活动丰富多彩
“预备!跑!”“加油!加油!”……椒江区洪家中心校校园内,一阵阵呐喊助威声和欢声笑语正从该校科艺创想课堂传来。
教室里,一些学生拿着自己的电动萌宠进行赛跑,还有不少学生的萌宠尚在制作中。学生们拿着电池和马达,先给马达接通电路,再给马达套上纸杯,然后按照自己的创意画上图案……一节课下来,每名同学都会收获一只会“跑”的“小动物”。
学生作业负担减轻后,怎样让他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洪家中心校的学生家长大多忙于经商或在企业上班,对课后托管的需求尤为迫切。为此,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开设40余门托管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
“科艺创想课是我们今年新引进的一门课程。它由中国美院工业设计系创始院长赵阳教授领衔研发的,重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洪家中心校校长金文琴介绍。
根据城乡各校特色,非遗文化传承也走进校园。“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仙居县皤滩乡中心小学在课后托管服务中开设“传统花灯”制作课程,由台州市非遗传承人方荷玉老师教授制作花灯。学生们不仅能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将成品义卖,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课后托管安心暖意
减少作业总量不减教学质量,减少作业时长提高课后服务水平。自2017年9月起,椒江区采取“政府买单、校内托管”的模式,率先试点放学后免费“托管”服务。台州市学院路小学作为首批试点小学之一,开设托管课程涉及劳动实践、阳光体育、社团中心组和课业辅导四个方面。其中,1小时课业辅导让每个学生都有充裕的时间在学校完成作业,并完成作业之后开展课外阅读。
“在课业辅导课上,学习碰到难点的同学,可以及时向老师请教。老师也会当面批改作业,并针对每名同学的学习薄弱内容进行辅导。”台州市学院路小学语文老师金秋馨说。
精细管理、耐心讲评,老师们以暖心服务破除家长的担心。下午5点20分,临海小学学生家长陈女士在校园门口等待孩子:“我们家长的负担也减轻了,作业基本上都在学校完成,还有了更多的亲子时间,以前爷爷奶奶想见他一面都难。”
截至目前,台州市各县(市、区)全部建立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533所义务教育非寄宿制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覆盖率达100%。参加课后托管服务的教师达3.6万名,比例达到91.28%。惠及学生51.5万名,实现了刚需学生群体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