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钟露雅文/摄
走进位于路桥区蓬街镇浦东村的大棚种植基地,杨礼池正在地里忙碌,“这是3个月前播种的樱桃小番茄,再过1个月左右就可以采收了。”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杨礼池投身大棚果蔬种植,长期致力于新品种的引进、试种、推广,及省力化、无公害化生产的研究。他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路桥大棚种植第一人
30多年前,初中毕业的杨礼池跟着父亲养蜂。天南地北的闯荡,让杨礼池意外发现了商机:果蔬大棚种植,经济效益高。
1991年,回到家乡的杨礼池,一头扎进自家承包地,一边翻阅农业杂志,一边支起竹木大棚,在路桥第一个种起了茄子。
在当时的路桥,农作物都是露天种植,对于大棚种植,大家既好奇又怀疑。
面对众人质疑,杨礼池只一心打理着3亩茄子。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杨礼池种茄子净赚了3万多元。
看到有钱赚,周围人纷纷跟着种起了大棚茄子。为了错开竞争,杨礼池又尝试种植反季节大棚蔬菜,抢先一个多月上市,锚定高额回报。
2004年,他的种植面积扩至120亩,竹木大棚换成了钢管大棚,种植作物有小番茄、茄子、蒲瓜等10多个品种。
省力化无公害栽培新模式
杨礼池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2005年初冬,大棚里的作物出现植株萎蔫现象,杨礼池不知如何是好。“后经专家分析,是黄萎病。由于土壤里病菌太多,造成作物死亡。”
在专家建议下,杨礼池减少化肥使用量,改用菌肥、绿肥和商品有机肥。同时,他还摸索出“亲土栽培”有机种植技术,保证土壤肥力。
独特的种植技术,使杨礼池的小番茄口感鲜美,成为名誉全国的优良品种,最早上市的一批,批发价就要七八元一斤。
自2008年起,杨礼池陆续引进喷滴灌、植保机器等智能化设备,以及水肥一体化、机械化耕作等先进技术,既保证农作物品质,又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其家庭农场的作物年产量超400吨,年产值近300万元,产品销往杭州、宁波及上海等地。
带领乡亲发家致富
一块土地上,不能长期种植同类农作物,这是困扰很多农民的难题。
“因为病菌会在土壤中积累,危害下一茬同科作物。很多农民土地、资金、技术等条件有限,只能种单一作物,运用‘果蔬嫁接育苗技术’可解决这一问题。”杨礼池说。
以小番茄为例,先将抗病性强的野生番茄作为砧木,再将商品性好的小番茄苗嫁接到砧木上,这样就形成了既抗病又高产的新植株,能结出更高品质的新型小番茄。
2016年,在杨礼池牵头下,蓬街镇组织成立了蔬菜协会,50多家当地蔬菜种植大户入会,并把自己研究的这一技术进行了推广。
“接下来,我们要陆续和一些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引入各种先进技术和品种,不断进行更新迭代。现在,国家支农扶农力度越来越大,我们农民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谈及未来,杨礼池笑得格外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