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媛媛/文
产教融合是国家战略,是新职业教育发展的主线,是提高职教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也是行业企业获得人力资源保障的需要。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台科院”)扎根台州大地办学,围绕浙江省八大万亿级产业和台州市“456”先进产业集群,实施“专业群对接产业群,专业链服务产业链”策略,完善“1131”专业集群建设体系,深化“1+1+1+N”产教融合生态圈,实现一个专业群筹建一个产教联盟,建一所产业学院,与多家龙头企业合作形成N种育人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逐步形成产教深度融合的“台科院样板”。
学校深入贯彻《教育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 助力“活力温台”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高校在产教融合中的支撑作用,交出一张亮点成绩单:模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工厂化育苗生产性实训基地、财税共享课程建设3个项目入选首批省产教融合“五个一批”项目;五轴数控加工高技能人才联合培育基地建设项目入选2020年度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长三角模具产教联盟等3个产教联盟、数字农业产学研实训基地等7个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基于校政企共享食品检测中心的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等9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入选台州市首批产教融合“五个一批”项目。
“政校行企”四方融合
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黄岩素以“中国模具之乡”享誉海内外,模具产业基础扎实,特色优势明显。2020年7月,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协同长三角三省一市共80家极具代表的成员单位,联合发起成立长三角模具产教联盟。该校期望以此打造模具技术技能型“领班”人才培养新高地与技术技能服务新平台,助推区域模具产业转型升级。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改革的办法推动职业教育大发展,‘三教’即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应运而生。‘三教改革’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出了现实的逻辑需求。”台州科技职业学院院长李大兴教授表示。长三角模具产教联盟应该适应这个历史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的现实路径,实现校企“双元”育人,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发展,长三角模具产教联盟结出累累硕果:长三角模具产教联盟第二届行业发展论坛顺利召开;长三角模具教材编委会成立,并完成了4门长三角产教融合模具系列教材的编写;联盟成为台州唯一入围首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佳实践候选。
“台州模具产业在全国模具行业中占有优势地位,当地的模具企业和模具人才培养院校一起发力,一定能为本身就具有很强竞争优势的模具产业提供示范性经验,助推中国模具行业走向世界。”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会长秦珂表示。
近年来,台科院不断推动产教载体高端化,牵头成立多个不同领域产教联盟。11月12日,温台学前教育产教联盟在台科院正式成立;当天下午,台州市网络空间安全产教联盟成立大会在该校顺利召开;11月17日,温台小微金融产教联盟成立,来自温台本科、高职、中职院校、金融行业的首批45家会员单位代表共聚一堂,共话“小微金融产教融合”。
更令人欣喜的是,长三角模具产教联盟、台州市现代农业产教联盟、温台智慧小微金融产教联盟拟立项台州市“五个一批”产教融合联盟项目。
拓展N种育人模式
为人才培育注入内在动力
年产值1000万元。这是台州科技职业学院高端智能卫浴模具生产性实训基地交出的亮眼成绩单。2018年,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积极对接台州市智能卫浴这一千亿产业,与台州市三鼎模塑联合打造了这一实训基地,配置五轴加工中心、高速铣床、三坐标测量仪等共800多万元高精设备成立精密制造中心。目前已为便洁宝、特洁尔等台州多家高端智能马桶制造公司配套模具。同时,基地还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编程人员前来上课、讲座,让一线生产技术为学生所学、为学生所用。郑林宝是三鼎模塑有限公司的一名高级技师,也是该校学生的技术导师,他有着丰富的一线生产经验,善于把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让专业课更加生动有趣,颇受学生们欢迎。
当前,该校拥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1家、校内实践基地(实验室)12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近200个,实现工学交替、实岗育人。
工厂化育苗生产性实训基地是该校产教融合的另一张金名片。该校依托中央财政资金建立组培中心,建设800平方米的实验实训工厂化种苗生产车间,项目设计年产能10万瓶种苗,涉及名优果树种苗繁育、植物脱毒组培、观赏植物组培、珍稀中草药组培等多个植物培育领域。
与此同时,该校与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正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财务云共享中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了真账入校,共承接20000多家企业业务,有效锻炼了学生复杂环境下处理问题的实战能力。
“产教融合是不断磨合的过程。在深度的校企合作中,我们要从重数量到重质量、从小规模企业向上市公司、龙头企业转变。”邱士明表示。育人始终是学校最主要、最重要的落脚点,从学生角度来看,大企业定位更清晰,岗位设置更合理,整体水平更高,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学生也可以提前进入企业,增强技术技能,加深对企业文化的认知,从而大大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和留在台州就业的比例,为区域经济发展输入内在动力。
截至目前,该校已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开设订单班47个、工匠班9个,累计深度校企合作单位335家。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通过积极探索校企双育人的成功模式,学校向企业输送学生数量逐年上升,深受企业好评。
与此同时,该校还致力于有序扩大五年制职业教育规模,推进与中职学校合作开展中高职一体化联合办学,累计已与31家中职学校合作,其中市内17家,共开设18个“中高职一体化”专业,不断提升毕业生留台率。
共建产业学院
为双元育人搭建平台载体
10月11日,位于台科院校园内的凯华模具产业学院机器轰鸣,成功拉开学院投产投用的序幕,由此开启一条多元化办学探索之路。预计到年底,凯华模具产业学院的进口高端设备将全部到位,全面投产。
“眼下,制造领域时刻都在发生巨变。新智造呼唤与之相匹配的高素质产业工人。而传统学校培养方式最大的缺点是学校与产业之间相互脱节,毕业生到岗之后,还要再次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台州市特聘“产业教授”梁正华难掩心中激动,“今年,我们投资1200多万元,与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合作成立凯华模具产业学院,我们正在探索一条产学融合培养新型技术工人的新路子。”
凯华模具产业学院在课程上,设置了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智能控制等高端制造特色专业,同时强调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零距离,对标企业岗位能力,进行模块化教学,实施任务式实训。在这里,学生可以从设计到项目管理,再到生产实操,接受全流程培训,真正做到与“未来工厂”无缝对接,彻底告别“毕业再培训”的尴尬。
不得不提的是,实训车间里的智造单元里配备了2台五轴立式加工中心、1台机器人、1套三坐标检测仪器,全部都是牧野、发那科等世界顶尖品牌。“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全国一流产业学院,让这里出去的学生拥有国际视野。”台科院机电与模具工程学院院长何昌德说,未来,他们将开启六平台、三精准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共建高端模具生产性实训基地及高精模具研发中心。
这一年来,台科院在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的道路上不遗余力,坚持大项目引领,累计共建5个产业学院,形成社会多元办学格局,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结合。除了凯华模具产业学院,学校与石梁镇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石梁旅游产业学院,打造乡村振兴的标杆性项目;与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台州融智共享有限公司共建正保智慧财税产业学院,建设高水平智能实训基地;与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台科院·精雕产业学院,建立精雕五轴加工人才培训基地和中高职一体化的精雕人才培养模式;与世界500强企业—法国施耐德电器有限公司共建施耐德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打造工业互联网人才培训基地。
“人才培养工作必须摆到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中去。”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邱士明表示。现代学徒制的广泛应用推广,一方面有利于学校为企业提供本土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领班”人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学校专业发展,加快领班人才培养,提升台州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共建协同研发中心
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等月底的零部件一到,这台波轮发动机就能发响投用了!”11月18日,记者在台科院与台州波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波轮发动机研发中心内,终于见到了这台打破传统发动机原理,用波轮代替曲轴,做功效率翻倍的波轮发动机。
何昌德告诉记者,台州波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经十多年研究,组装了一台能发响的概念机。但由于发动机是集机、电、液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仅凭该企业一己之力无法完成样机研发。2019年,台科院与台州波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牵手,组建了由企业工程师、学院教师等8人组成的联合研发小组,共同研发制作波轮发动机样机。
据了解,用波轮代替曲轴,波轮旋转一周完成一个作功周期,可实行4缸、6缸、8缸、10缸、12缸及以上等多缸设计,既可制造多缸小功率也可以制造多缸大功率的汽油发动机,并且与同排量同功率的发动机相比,实现了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功率大、能耗低、油耗省、价格低廉、噪音低等优点。研发成功后,波轮发动机可广泛应用于船舶、摩托艇、空压机、无人机、坦克、汽车等产品上。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获得台州市科技局的立项,并得到了市经信局的支持,共获得纵向经费42万元,申请了2个发明专利、10个实用新型专利。预计到11月底,波轮发动机研发中心将完成首台样机装配,12月初进行性能试验和可靠性试验。
推进产教融合发展以来,台科院快速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全校共建有4个协同创新中心、10个研发中心和18家校内研究所,科技创新服务团队7个。该校与台州市绿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共建的台州市绿翼环保科技检测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可检测项目达180多个,已为全市21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营业收入达599.7万元。今年,该校与黄岩区人民政府、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共建中国杨梅科创中心,开启合作研究杨梅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以及杨梅产量提升和品牌创建的新篇章。此外,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也获批市级重点实验室。
未来三年,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将全面推进产教融合“五个一批”工程,不断夯实“1+1+1+N”产教融合生态圈。到2023年,学校合作企业总数超过380家,深度合作企业150家以上,打造省级示范性产教联盟,建立6个及以上产业学院,聘任产业教授100名,特岗教师500名,每年开展活动50场以上;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及订单班、工匠班等,培养人数比例达到35%,全方位打造技术技能型“领班”人才培养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