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科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思想新论断,擘画了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路径,为我们紧握创新这一发展的根本之钥,驾驭科技创新时代变革浪潮提供了航标。
当前浙江正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努力打造三大科创高地。在此背景下,台州开启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建设,全力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2021年5月,台州获批中国科协“科创中国”试点城市,这为台州打开了国家级创新资源的大门,促使会地双方技术、资本、人才等实现无缝对接、有力协同,未来将极大拓展合作与创新的通道,加速产业与人才的深度融合,帮助台州找到更多的“支点”撬动经济发展。列入试点以来,台州市科协将“需求发现”作为科技服务的首要任务;将“资源导入”作为激发转型升级的外在推力;将“组团服务”作为资源下沉的主要抓手;将“大会大赛”作为提级赋能的重要载体,开展了一些列探索,也从中获取了一些启示:
启示一:“创新”台州必须打通技术创新的“内循环”。受新冠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国际贸易链条将加快重新布局与价值再分配,对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台州民营经济将产生不可低估的双面效应,使台州经济结构升级更为迫切。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更加严厉地进行技术封锁,本地民营企业引进境外创新资源溢出从而实现自主创新的难度越来越大。台州以民营经济为主导,从农村起步由农民发展壮大,长期依靠传统产业,陷入路径依赖,新旧动能转换不快,创新内驱力严重不足。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创新台州建设必须打通技术创新的“内循环”。要以现有的“八大科创平台”为基础,高水平建设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以新工科为方向,在现有八大科创平台基础上,瞄准具有优势专业、优势学科并与台州产业结合较为紧密的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快校地合作,共建一批研究院、分校及研究生院,联合组建高层次研究院和科创园。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引导科研机构、研发基地、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创新资源。加强与上海张江、G60科创走廊等国家级科学中心的联动,打通台州和上海、合肥、杭州、宁波等地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探索建立以“互联网+服务交易”模式构建的数字化服务平台。收集企业、产业、区域及科技人员实际需求的“问题库”,展示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及科技人员等科研成果的“项目库”,为创业创新创造提供共享资源的“开源库”,把科技经济供需各方汇聚到平台上来,促进供需双方直接对接,促进优势技术项目转移和成果转化,不断降低交易成本 。通过建设动态运营的“问题库”“项目库”“开源库”,开展技术创新全链条专业化服务,把技术供给与技术需求的对接在“手牵手”基础上再增加“线联线”,以技术服务与技术交易推动国内外科技成果精准落地。
启示二:“创新”台州要坚持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并重。国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升是孕育科技革命的基础土壤。要想在科技革命浪潮中取得先机,国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升不可或缺。有关研究显示,在世界创新型国家发展过程中,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达10%后,创新实力、人才培养才能达到相应水平,才能为创新发展提供持续支撑。据统计,2020年台州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了12.6%,已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要抓住窗口期,高起点构建“大科普”生态圈,进一步推动资源共享、阵地共建、人才共享和活动共融,加大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力度,搭建全媒体传播的科普信息化服务联动机制。引进一批高质量的科普资源,以“科普进文化礼堂”为牵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志愿者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科技场馆体系建设,聚焦公众需求促进服务更精准。探索创设科普联盟,积极落实科普场馆联盟,组织开展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等高能级活动,拓展区域合作发展新格局。
启示三:“创新”台州要弘扬科学家精神与发挥科技工作者作用。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要充分发挥科协组织优势、人才优势、服务优势、活动优势,创设载体,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调动和充分尊重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精神,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高品质举办科技论坛,重点支持一批跨区域跨学科的重点学术交流活动,探索筹建“创新联盟”等学会交流模式,着力构建全市学术交流高地。依托“智慧科协”网络平台和科技工作者之家线下平台,探索建立以科技工作者为核心的学术网络。高标准建设科技智库平台,构筑“小中心、大外围”的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体系,加强决策支撑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