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童 言
12月17日中午,记者见到方泽钧时,他刚结束上午的工作。因为穿着防护服连续工作了5个多小时,刚从实验室出来的他,头顶还冒着热气,衣服也被汗水浸湿,被口罩长时间捂着的脸庞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方泽钧是三门县人民医院检验科的一名医生,也是三门县新冠核酸检测的主力人员之一。当天早上8点多,他就穿着防护服进了实验室。而在前一天凌晨4点,他才刚通宵赶制出一份200多人的检测情况汇总报告。
近期,疫情警报再次拉响。三门县人民医院核酸检测量急剧增加,从日均200人次猛增至5000人次,单日最高检测量达20000人次。
方泽钧主动请缨参加,与同事一起以三班倒的形式连续工作,“我是党员,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必须站出来。”
在医院三楼小而密闭的负压实验室里,配试剂、提取样本、扩增……同样的动作,方泽钧和他的同事每天都要重复成百上千次。
作为冲在前线、及时发现敌情的“侦察兵”,核酸检测人员每天面对各类人群的样本,检测过程中充满了风险。
口罩、脸罩、隔离衣、手套、脚套……穿戴上这套厚厚的防护设备后,至少需要工作6小时才能出舱。为了减少防护服的浪费,方泽钧不敢吃太饱也不敢喝水。“上晚班,我们都是到晚上八九点钟才吃晚饭,不然后半夜会很饿。”方泽钧说,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加上饮水量少、三餐不规律,他的肾结石、胃病又开始反复。
11月11日早上,方泽钧下完夜班回到家,休息没多久,肾结石就突然发作了。科室主任让他请假,他却摆摆手,“小事,还有很多工作没完成呢。”隔天,忍着隐痛的他又投入到工作岗位。
三班倒、24小时待命的工作节奏,也让方泽钧两三天才能回一次家。4岁的儿子总在电话里问:“爸爸,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啊?”他只好告诉儿子:“爸爸去跟病毒战斗了!等消灭完病毒,我们全家人就可以一起出去玩了。”
“看看我们身边一同战斗的同事,想想全国各地抗击疫情的同仁,虽然暂时不能照顾家人,可我们都是在为守护大家而努力,这是我的职责。”方泽钧反复强调这句话,“我只是做我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