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新前:党建联盟聚合力,启动共富新“引擎”

党员基于党建联盟参与各项活动。

黄岩智能模具小镇。

党员志愿者在老年公寓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项目攻坚专班来到村民家中做工作。

项目攻坚专班在田间地头开展工作。

乡贤义诊。

核心阅读

“每年能领到5800元补贴,这钱自己存着,养老生活多一份踏实!”说起村里发的补贴款,西范村72岁的施江仁赞不绝口。

位于黄岩区新前街道的这个村庄,每个村民每年都能领4000元补贴,到了60岁能另拿1800元;90岁后还能再另外多领每年1000元的长寿金;到了100岁,长寿金直接增加到5000元。

除了老人有福利,考上大学本科和再继续深造的村民能凭当年录取通知书,领取村里一次性5000元奖励。此外,全村村民都享受村里统一购买的免费农医保、免费小额意外险、免费房屋保险。

西范村,显然是新前街道实现共同富裕的代表性村庄,也是新前街道走在共富路上的生动缩影。

新前街道成立党建联盟,以示范村为龙头,从产业联合、资源共享、共治共建、人才帮带等形式,以党建一体化引领全方位发展,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演绎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新前故事”。

本报记者施 炜文 新前街道供图

组党建联盟,打造共同富裕联合体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黄岩区新前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以共同富裕、共建美好乡村为目标,从不同维度凝聚党组织力量,成立党建联盟,形成合力,抱团发展,将各项活动规模与影响力扩大数倍。

新前街道是黄岩“模具之都”的核心区域,黄岩智能模具小镇坐落于此。随着小镇规模扩大,村企交融更为紧密。今年6月,新前街道以黄岩智能模具小镇为核心,成立党建联盟,范围覆盖西范、泾岸、后洋黄、前洋方、前洋、杏北、三合、下曹、屿新、屿下等十个村党组织,通过组织联建、事务联商、服务联通,统筹片区规划、统筹项目建设、统筹产业发展,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所涉各村监察工作联络站组建监督联盟,紧盯民主决策、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小微权利在阳光下运行,以监督之力保障村企共富。

今年9月,新前街道统筹乡贤联谊会力量和村级资源,成立全省首家“乡贤共富党建联盟”,探索打造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党建共同体,带动经济相对薄弱村发展,激活共同富裕红色引擎。通过凝聚乡贤力量打造党建联盟,预计每年可实现经济收益1540万元,吸收劳动力2800人次。

此外,新前街道积极打造共同富裕联合体,实行联盟联席会议制度,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独特优势,定期开展沟通交流,广泛汇聚资源力量。成立“共富基金”,通过资金支持、资源链接、品牌塑造、特色帮扶、经验分享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目前,新前街道乡贤联谊会已与辖区内9个经济薄弱村建立联合体,首批已设立基金4500万元。

做大产业,村企携手共发展

今年,黄岩智能模具小镇加快扩容步伐,小镇东融区块(一期)共出让12宗总面积225亩工业用地。仅该区块,新前一下子就增加了12家有实力的模具相关企业。

亿森(上海)模具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4月,该公司副总经理,新前乡贤黄涨带着汽车外覆盖件高端自动化冲压模具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与街道完成签约,顺利落地智能模具小镇东融区块,投资金额约10亿元。这个配备具有国际一流设备,集研发设计和智能制造于一体的基地建成后,将填补台州地区高端汽车外覆盖件模具的空白。

6月,乡贤徐启志引进的黄岩高端铸造园区建设项目主体建筑已结顶,预计明年8月份可投入生产,将推进传统铸造产业转型升级。

这些项目的顺利落地,离不开党建联盟。“依托‘乡贤共富党建联盟’力量,可深化青蓝接力工程,不断挖掘新的乡贤资源,主动出击招引项目,动员整合更多资源,为本地经济发展牵线搭桥,更激发出村企共同富裕的澎湃动力。”新前街道党工委书记林威说。

党建联盟还在项目破难攻坚上发挥更大作用。

为了推进模具小镇东融板块项目开工,新前街道借助党建联盟,组织街道干部、村干部和企业负责人成立项目攻坚专班,发挥“开局就要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实干精神,全力以赴。

碰上村民们“抱团争政策”,专班成员马上联系相关部门,了解失土农民养老保险处理政策,在10天时间内,协调解决好约300个失土农民养老保险名额的问题,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东融板块项目,3月底完成土地出让的,按照常规走流程,开工起码需要半年。我们成立保项目开工专班,党建联盟全程护航,各项手续办理环环相扣,不到3个月,12家企业全部开工!”林威说。

党建联盟还解决了村企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出租空余住房给企业员工,是模具小镇周边村民们一项重要收入。但有些村里一房难求,一些离小镇略远的村,崭新楼房却无人问津。党建联盟成立后,微信群中,企业发布求租信息,村里也统一发布房屋信息,企业员工和村民各得其所。接地气的党建联盟,实实在在拉近村企距离,携手共同富裕。

急民之所急,让幸福看得见

9月21日,新前街道“施大姐帮帮团”的党员志愿者走进西范村老年公寓,给老人们送来慰问品,一起共度中秋佳节。这是新前街道党建联盟成立之后,定期组织的一次志愿服务。这样的活动,每个月都会开展两次以上。

老人施雄夫在这个老年公寓里已经住了5年时间。“2017年这里建好后,就住进来了。吃得好住得好,老伙计们呆在一起,还时常有志愿者来帮忙,热闹得很。”施雄夫对自己的老年生活很满意。

这座由西范村村集体投资1800多万元建成的老年公寓,免费为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融吃、住、康、娱为一体的养老服务,形成了“集体统一建设、无偿低偿居住、配套养老服务”的农村集中康养模式。

这是新前街道加快养老事业、养老产业整体布局,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的一次有效实践,还入选了台州市共同富裕36法经典案例。

由乡贤领衔开展的结对帮扶和公益帮扶活动,也大大提升了新前街道各村村民的幸福感。通过农技辅导、名师送课、名医坐诊、法律援助、文化下乡、金融授信等,村民们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

借助“乡贤共富党建联盟”,新前乡贤出钱出力——乡贤范家秋等5人资助23万元,为新前小学、新前中学校舍提供修建资金,现已开工建设;任台州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主任、肿瘤中心主任的乡贤戴岳楚带领25位专家医疗团队到村开展大型义诊活动,现场服务800余人次。

建设美丽城镇,做出特色品牌

坚持规划引领,合理布局城镇、农业和生态空间,新前街道一直走在建设美丽城镇的道路上。

“前洋方、东江、黄坦等村的橘子,车口村的梨,中恩村、西岙村的茭白是这些经济相对薄弱村的优势农业产业,我们鼓励乡贤企业去帮扶,引导农合联、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地,建设体验式农业种植区、完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林威说,基于党建联盟,联合各村统一行动,能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激发产业活力。

除了联合打造农业品牌,“乡贤共富党建联盟”与浙江城建规划设计院规划分院对接,谋划北部片区未来乡村概念性总体规划,利用各村自然资源,加快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

“乡贤在村内声望高,他们来协助街道开展政策处理工作,高效推进黄坦水库、车口、石捣臼、黄坦、峰丘村、中恩等沿山道路建设,改善道路交通状况。”车口村党支部书记陶利华说,这为打造新前北面10余个靠山村农旅聚集带打好了基础,进一步推动“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化。

不仅如此,日常的共建共治中,也离不开党建联盟发挥作用。通过探索建立与周边村的治理联盟,新前街道打造出“村民协商议事会”等自治载体,落实幸福指数考评体系建设等做法,形成了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合作共赢的治理新格局。

这种村级治理机制的探索,加强了村两委干部的沟通,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村务的透明度,解决矛盾纠纷及时,多年来村里都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这种党建引领下联盟式的治理美学,正推动新前向美丽城镇转变,带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

人才帮带,为共富“输血造血”

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依托“乡贤共富党建联盟”,充分发挥乡贤结对帮扶机制,成为新前街道走可持续发展共富之路的重要举措之一。

新前乡贤联谊会党支部书记何仁志说,新前街道启动新乡贤培养计划,由结对乡贤针对不同领域全链条培育青年人才,同步协助各村培养相关领域人才,充实基层人才储备,吸引更多本地或者周边的年轻人回乡学习、创业;同时继续深化青蓝接力工程,建立“导师制”,邀请街道龙头企业乡贤担任“传帮带”导师,为新一代青年企业家传授经验、解疑释惑,引导发展方向,指导经营管理,累计举办对话活动、专场讲座、教育培训等10余场次。

“王正义前辈的讲述,信息量大,思路清晰,案例丰富,深入浅出。这些基于大量思考和实践得出的内容,是花钱也买不到的宝贵经验。”一次讲座分享会后,青年企业家蔡一鹏表示受益匪浅。

为了精准扶持少数民族创业人士,街道乡贤联谊会常务副会长秦旺仁增成立了“润兰少数民族创业帮扶基金”,重点扶助有创业志愿和创业能力的城市少数民族群众,并定期对结对的少数民族同胞进行走访慰问,协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旧城改造时,少数民族同胞韩忠德门店被征迁,该基金拨出了5000元帮扶资金,助其另址开张营业。

目前,新前街道的数据库内共有政界、商界、文艺界、科研界等乡贤260名。这些在各自领域内发光发热的乡贤,在党建联盟创建的平台中,以自己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财富以及文化修养,不遗余力为新前“输血造血”,带动新前在共富路上不断前行。

2021-12-30 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33410.html 1 3 新前:党建联盟聚合力,启动共富新“引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