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洪佳祯
孩子是家长口中的“神兽”,也是“重点保护对象”。疫情期间,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做好日常防护?专家表示,在孩子们日常防疫过程中,要做到戴口罩、讲卫生、少接触、强体质、会就医、知心理。
外出时,家长应帮助儿童正确佩戴口罩,并随时关注佩戴情况。如果儿童在佩戴口罩时感觉呼吸困难等不适,应及时调整或停止使用。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室内游乐场等公共场所或密闭空间。在外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距离。
去公共场所或触摸公共设施后,要注意洗手。家长要教会孩子使用科学的洗手方法,洗手时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的水下洗手。无流动水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婴幼儿应使用婴幼儿专用消毒纸巾。
居家时,每天室内通风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通风20-30分钟。孩子的物品、玩具和餐具等都要定期消毒。用餐时,家长不要与孩子共用餐具,给孩子喂食不要尝试或咀嚼食物后再喂给孩子。
儿童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和行为形成的关键期。疫情期间,家长要保障儿童青少年的营养均衡,增强他们的抵抗力。即使是居家期间也应利用有限条件,积极开展身体活动,如广播操、拉伸运动等。
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情况需要就医时,家长不要讳疾忌医,耽误病情。若有就医需要,尽量选择儿童医院或综合性医院的儿科门诊,减少在成人门诊或呼吸科接触到患者的风险。
候诊时,家长尽量带着孩子在通风处等待,和其他候诊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不要触摸医院的物品,减少在医院停留的时间。如果是非急症,可按照医院要求提前预约。按预约时间在指定地点就诊,以免人员聚集。回家后脱去外套和鞋子,认真清洗双手并洗脸。
此外,专家表示,帮助孩子认识病毒也非常重要。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们发生的情况以及如何做可以降低被感染的风险,让孩子们能够养成保护自己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