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之树

黄保才

73岁的黄大树,毫不显老,堪称“常青之树”。

反倒我,初次见面,被问道:“你退休多时了吧?”

这让我挺开心,长得“着急”有好处。整下午的聊谈,他大抵以同辈的口吻娓娓道来。

接到《台州古村落》一书的编纂任务,我有一肚子的问题向他请教,于是,以晚辈的身份,带着同事登门造访。

隔行如隔山,我对古建筑,除了晓得榫卯结构,架床叠屋不用一枚钉挺神奇外,其他简直一窍不通。与一位资深古建筑专家兼实干家对话,有点惴惴不安,怕说不上话,怕听不懂“有专攻”的术业。

没想到他不厌其烦,不觉得与我们这些门外汉谈浪费时间;没想到他和蔼可亲,可亲得就像一位熟悉的邻家大伯。

他以特有的沙哑嗓音,如数家珍般地用通俗语言,给我们讲述林林总总的古建筑冷知识。这些,都装在他略微谢顶的脑海里,信口说出,如银泻地,令人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听讲”,听大师讲。

黄大树真是技高德劭,他“绝知”古建专业,靠躬行。四十载在古建筑修缮和保护领地,打滚爬摸,潜心钻研,带领团队修复500多处古塔、古城墙、古寺、名人故居和古建筑群。他从临海老家当泥瓦匠起步,走向浙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足迹过处,留下了大国工匠的杰作,让众多古建筑焕发活力,让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弘扬。黄大树的英名、美名,也水到渠成,播扬遐迩。他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被评为国家传统建筑文化保护功勋人物、传统建筑行业大工匠、新时代中国古建行业杰出领域人物。黄大树,就是台州乃至浙江的一张金名片。

一个人,一辈子,干一行,成一业,缘于初心不改、恒心有加。一开始,黄大树为谋生闯荡宁波,从修天童寺围墙起,凭着吃苦精神,不懂就学,“最终得到了修复主大殿的资格”。从此一发不可收,在古建筑修缮道路上越走越远,终于频频修得正果,让业内和世人刮目相看、青眼有加。

除了吃苦和好学,黄大树还勤于钻研,善于创新。古建筑修复是项高难度工作,会遇到许多书本上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实践出真知。在这方面,自小初中还没念完的黄大树,头脑反而少了羁束,创新思维特别活跃,他带领团队反复实地考察,再用模型搭建实验,譬如修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湖州飞英塔,就琢磨出“压力注浆法”“檐口借调法”“塔体紧箍补砌法”“角梁预应法”,这“四法”外行人听不太懂,但事实证明,纯系首创,切实可行,成功解决了斗拱补装、墙壁空鼓、角梁变形的通病,得到很多考古专家的认可,还获得了中国实用科技报道大奖赛一等奖。黄大树平时专注于古建筑,创新灵感常源于生活,一个锅盖的原理,都可以被他移植到古建修缮领域。他有一颗聪明的脑袋,再难的难题,也通过他或信手拈来、或殚精竭虑得来的方法,被游刃有余地破解。可以说,那些赫赫有名、经由黄大树“妙手回春”的古建筑,无不浸透着他的心血和智慧。

建筑是一门艺术,古建筑更是。黄大树和他的团队,总是把接手的每一个古建筑修缮任务,视为一件艺术品的“创作”。他坚持发扬工匠精神,全力做到一丝不苟;他不断积累经验,因地制宜,活学活用,使得每一件作品都成精品力作。他深知,自己修复的古建筑,应该留存千古,惠泽后世,因而像鸟儿爱惜羽毛那样珍惜专业高度和业界美誉度。这是一个大家的追求与坚守,让黄大树与古建筑密不可分,他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实至名归。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黄大树虽年逾古稀,但仍以矫健挺拔的身姿,奔波在文物古迹保护之路上。他看到了古建筑修复后继乏人,而全国没有一所专门培养传统古建筑工匠的学校,而萌生在家乡办一所“古建大学”,或在家乡院校开设古建专业的愿望。去年9月3日,他看到新华社发出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当晚就给我发来微信,说“中央为全国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指出方向,点、面、措施、职责都讲到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弘扬的春天又来了”。片言只语昭示他那颗钟情事业的拳拳之心,也传递出一个振聋发聩的声音:古建筑和其他所有文物保护,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

这也是黄大树的春天,期盼“常青之树”更青。

2022-01-11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34381.html 1 3 常青之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