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章雪瑶
中午11点,三门县海润街道潺岙村的“幸福食堂”内,不少老人正在此就餐。“我每天的中饭和晚饭都是在这里解决的,饭菜卫生、可口,来了就能吃上,还不用自己收拾,重点是每个月只要交100元钱。”村民徐大爷满意地说。
潺岙村的“幸福食堂”于去年5月正式投用,面积近100平方米,配备空调、桌椅等设施,可为全村7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优惠便捷的用餐服务。“以前我们也有老人用餐服务,但因村里资金少,补贴不多,每月餐费需要200元,用餐环境也不好。”该村党支部书记徐才正透露,去年以来,潺岙村将新农村建设列入该村“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面对村集体资金困境,村两委主动对接本村在外乡贤,争取到“幸福食堂”专项改造资金。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三门县各级各部门分别建立专项服务清单,领导干部带头领办,党员干部冲锋一线,主动深入基层开展“零距离”服务,推动“三为”专题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县四套班子领导、部门主要负责人、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领办实事项目共完成116个,实事清单总体完成率达95%。
主动进村入户,为群众解“急难盼愁”的同时,三门还聚焦企业困难,专门组建转型升级、降税减负、人才、金融、外贸、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六大破难专班,实行“受理、分类、交办、反馈”四步闭环机制靶向破难,做到服务与监管“同频共振”。
前段时间,位于该县珠岙镇的一家橡胶生产企业,在政府帮助下,终于成功申领不动产权证。此前因各种历史遗留原因,导致该企业厂房无法确权,进而影响企业正常融资和转型升级。这也是三门许多小微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之一。
为此,三门合理调配专班力量,由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牵头,组织各部门赴现场踏勘,提出整改意见。企业根据意见整改后,再由各部门联合进行二次踏勘予以验收确认。
“整改后符合条件的企业,准备好相关资料就能办理不动产权证。”三门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林远龙主任说,该中心还在银行与企业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帮助企业顺利融资,缓解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