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邦根:爱记“民情日记”的农指员

本报通讯员江文辉

“工作有时比较多,时间一长容易忘记,现在我把每天的工作都记在日记里,就不会忘了。”近日,派驻到温岭市松门镇苍山村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的罗邦根,这样告诉笔者。

51岁的罗邦根,是温岭市发展和改革局价格认证中心主任,去年派驻到松门镇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翻开他2021年写的“民情日记”,每一条记录都清晰完整:

4月20日下午,苍山村与电力公司就苍山变边角地荒废进行协商,最后双方确定,以12.95亩补偿给苍山村102.305万元;

6月17日下午,与驻村干部、村班子成员一起,对苍山村仰天寺和白岩宫庙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7月7日,本村村民施立春向我反映,他本人三级残疾,有残疾证,问镇里有无经济补助。后来我问过了,肢体残疾没有补助,只有智障人士有补贴,并及时反馈给了施立春……

罗邦根的“民情日记”不但记在本子上,还汇总在他办公室的电脑里。他先把下村情况写在本子上,然后进行汇总。“一个本子哪记得下这么多内容,本子记多了,查找起来也不方便。汇总、记录到电脑上,查找起来方便,有些需要交办落实的,也不会忘记。”罗邦根说。

笔者注意到,“民情日记”的每一条记录下面,都附有照片。罗邦根对每个月下村走访、消防检查、防汛防台、疫情防控等工作进行小结,内容非常详细。担任农指员9个月时间,他用5号字体在电脑中记录了55页,累计3.8万多字。

“入村后,我的第一个印象是,村里班子蛮团结的,多种因素导致发展滞后,村里没有企业,负债高达700多万元,这些我都写进了日记里。”他说。

在“民情日记”里,村民施伏聪的名字出现频率比较高。从4月28日开始,施伏聪就经常找罗邦根反映情况,先是土地权属争议问题,之后又反映了井水污染、“十里田园画卷”精品路线的外墙粉刷等问题。每次接待施伏聪来访,罗邦根都认真记录,并带着问题到相关部门去咨询,然后将部门答复的情况反馈给施伏聪。罗邦根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施伏聪很感动。

不光村民对罗邦根的驻村工作反响较好,村里干部对他的工作也相当满意。“7月份的时候,原先的驻村干部调离了松门镇,镇里一时无法落实人来我们村担任驻村干部,罗邦根二话没说,就把这份工作接过去了。他工作很认真,对人也和气。”这是村党支部书记林昌平对他的评价。

据统计,从去年3月30日至12月29日9个月时间,罗邦根共下村197次,了解民情130户,调解纠纷2起,走访低保家庭41户。

2022-02-09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36634.html 1 3 罗邦根:爱记“民情日记”的农指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