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沈海洲 黄 微)“真的是点石成金!村里不仅能参与分红,村民还可以在家门口找到活干!”2月11日,黄岩区上郑乡圣堂村村民徐必富说。
徐必富说的“点石成金”指的是,春节前夕,上郑乡河道清淤堆积的10万吨砂石料以420万元成交。这是黄岩交旅集团与上郑乡圣堂村等10个沿溪村合资成立的股份公司第一笔收益。
去年,黄岩交旅集团承接了黄岩西部山区的河道清淤生态保护项目,以此为契机,黄岩交旅集团与上郑乡10个沿溪村合资成立台州市联盈石材有限公司,集团占股67%,10个村组成合作社占股33%。
台州是我国股份合作经济的发源地。1986年,黄岩印发了全国首个支持股份合作企业发展的红头文件。
三十多年之后,在全面建设共同富裕区域标杆的进程中,黄岩区继承发扬“股份合作”的法宝,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的公司化运作,推动富民项目在长潭库区乡镇落地,增强山区发展的“造血”功能。
黄岩交旅集团总经理林斌介绍,目前,交旅集团已在西部7个乡镇分别注册成立7家以发展生态经济为特色的股份公司,一乡一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旅游业等。
股份合作制,促进了富民项目做大规模、提升层次。
富山乡李家山村成立了黄岩首家村集体“股份制”农家乐公司。该村的农家乐以文化礼堂作为餐饮场所,以空置民居作为住宿场所,“统一调配、集中服务”。以股权为纽带,带动村民的积极性,李家山也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村。
去年,北洋镇瑞岩村出产的富硒稻米卖出了每斤15元的“天价”,这是瑞岩村与农业龙头企业“绿沃川”的村企合作成果。瑞岩村以村民折股成立的“共富公司”负责土地流转与日常种植;“绿沃川”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以及富硒发生器等设备,负责富硒米统一的送检、加工、包装、包销。收益按协议分成。
一样的种田,农民收益却翻番,今年,北洋镇将该模式在全镇产粮村推广,启动千亩富硒稻产业富民计划。
股份合作制,有效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
屿头乡的沙滩村是同济大学杨贵庆团队“古村落重生”实践的著名案例,以沙滩村为核心的柔川景区成为黄岩首个4A级景区,今年沙滩村又入选全省首批未来乡村试点。
在共富路径的探索上,屿头乡开展“强村帮带”行动。去年10月,全乡11个村民合作社以每村占股8%的比例,成立了柔川众富数创科技有限公司,下设柔川优品公司,开发经营线上商城,销售馒头、枇杷等当地土特产。村民依据股份获得分红收益,从而构建起村企传带致富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