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石桥头镇助推湖漫水库综合整治——

好风景带来好前景

迈向共同富裕的脚步

本报记者柯 璐 本报通讯员蒋友彬

水域面积3.19平方公里的湖漫水库位于温岭市东南部,是温岭最大的水库,承担城区30万市民生活用水重任。库区内共有11个行政村,90个自然村。其中,石桥头镇洞桥村、双岙村地处水库核心区。

守住一库清水 护好生态屏障

在一级保护区设1.7万米隔离网,水库入口设立警示标识;林石线经过库区路段、公路边沟设立隔油池,严防车辆事故造成污染物直接进入库区;村级污水管道破损渗漏及时落实修复……随着水库防污染应急能力不断提升,水库生态环境日益向好,水质也稳步提升。

“10年前,双岙村发动村民在库区中间的一座荒岛上种起了杨梅,还挂牌成立了一个杨梅基地,施肥、喷药必然会影响生态,肥药污染全进了水库,水怎么能好?”温岭市石桥头镇人大主席李宣敏说,就在去年,镇人大紧紧盯住退耕还林,恢复生态,如今,杨梅基地已不复存在。

今年年初,石桥头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在每月定期的库区巡查中发现,库区村民家禽养殖情况有反弹。为此,温岭市人大代表、洞桥村党总支书记陈培菊多次上门做细工作,3月,陈培菊发现洞桥村的王大爷在家门口又养起了5只鸭子。

“询问后得知,这些鸭子是王大爷生病时别人来看望他时送的,独居老人吃不完就只能在家门口养着。”陈培菊说,考虑到王大爷身体原因不方便到集市上卖,他就自己出钱按市场价回收。

村村有收入,集体有“活钱”

守着好环境,怎么找到好出路?2012年,温岭开始建造植物园,地址就选在了湖漫水库旁边。“村里一共租出去2000多亩地,租金每五年涨5%,如今村民,每年分红能分到920元一亩。”陈培菊说。

村民集体搬迁后,库区开发建设被限制,如何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是摆在迁建村面前的一个难题。

2013年,库区4个移民村投资成立景鸿投资有限公司,并以各村人口比例确定股份占股,建造景鸿养老中心。“2020年开始承包给专业公司,年租金收入有95万元。”陈培菊表示,景鸿养老中心既可以解决库区4村老人养老问题,又可以对外提供养老服务。

不久前,洞桥村、双岙村联合“飞地”购置大溪镇塔岙小微园区标准厂房项目入选浙江省水库移民共同富裕示范项目,获得省移民资金补助1500万元。

“通过整合库区生态补偿资金和村级自筹资金,我们购置了大溪镇的工业地产,以出租管理产生收益。”陈培菊预计,项目实施后,两个村的村集体收入每年可增加150万元,还能为当地及周边水库移民提供就业岗位,为迁建村民提供更多致富途径。

2022-04-06 迈向共同富裕的脚步 温岭石桥头镇助推湖漫水库综合整治——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41793.html 1 3 好风景带来好前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