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促城培育增长极 以城兴产激发新活力

玉环:产城融合托起“后浪之城”

图为日新月异的玉环新城。 本报通讯员陈灵恩摄

本报记者张 荣 曹思思

5月9日,玉环市政府与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合作意向协议》。根据协议,玉环将向“双环传动”倾斜优质资源和优惠政策,助企攀高壮大;“双环传动”预计5年内投资20亿元以上建设“双环新能源传动部件产业园及齿轮扩产项目”,建成达产后,“双环传动”(玉环部分)及其在玉投股子公司年总营收预计突破50亿元,在新能源传动部件领域打响玉环品牌。

这是玉环牢牢扭住产业项目“牛鼻子”,聚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一个写照。

作为全国首个、浙江独有的县级海岛市,玉环撤县设市以来,立足市情,深入探索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优化城市发展空间,以产促城培育增长极、以城兴产激发新活力、以民为本提升幸福力,全力驱动“后浪之城”拔节生长。

以产促城培育增长极

集团老总应邀来玉参加撤县设市大会,被玉环发展蓝图所吸引,当即决定布点。4年后,总投资3.24亿元、占地60亩的厂房投入生产,今年预计销售额达1.2亿元;本月底,占地37亩的二期厂房将迎来开工……

东铁集团玉环大铁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落户干江滨港工业城,在黄传胜看来,似冥冥中安排,更是一次正确选择。“这几年玉环大力布局现代产业,持续优化发展软、硬环境,让我们看到了更美好的未来。”黄传胜说。

身为东铁集团“玉环大铁”常务副总,黄传胜自项目落地起就成了玉环的常客。公司在玉环从无到有,黄传胜也一路见证了干江滨港工业城的崛起。

黄传胜至今记得,第一次来干江滨港工业城,眼前一片荒芜。短短几年间,干江镇依托项目“双进”,大力推进滨港工业城开发,仅基础设施就投入15.4亿元,并新引进105个产业项目。

工厂越来越密集,工人越来越多,往来大货车也愈发频繁……如今,干江滨港工业城已聚集110家企业,涵盖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等领域。未来,这里将提供就业岗位3万个,年产值破150亿元。

以产促城,干江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数据显示,五年间,干江工业产值年均增长近10%,曾经的农业大镇如今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玉环“第一方阵”,今年一季度规上工业产值、工业总产值增速更是双双领跑玉环。

值得关注的是,玉环正在加速构建“268”产业格局,即汽车零部件、水暖阀门两大主导产业集群,工程机械、家具、医疗器械、机床、眼镜、缝制设备等六大特色产业,高端智能装备、现代交通装备与关键零部件、智能电气、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智能家居、节能环保等八大新兴产业。

为下好土地要素保障这个“先手棋”,玉环在全省率先启动老旧工业点改造提升,通过集中拆违、依法收回、腾笼换鸟、空间换地等组合拳,全力推进老旧工业点、小微企业园蝶变升级。三年攻坚累计盘活土地5325亩,实施老旧工业点改造提升72个,建成投用小微企业园20个,吸纳1000家小微企业入园,实现主导产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

走进楚门镇蒲田小微企业园,一幢幢蓝白相间的标准化厂房整齐林立。“以前我们村里低小散企业多,环境脏乱差。现在企业都集聚到小微园区,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改善了环境,村集体年收入也从零增到750万元,真正实现了村美、人富、产业旺。”蒲田村党支部书记蔡赋祥说。

以城兴产激发新活力

闲暇时,市民朱紫菱喜欢到玉环文化新地标——玉环图书馆新馆打卡。外观上,这幢二层清水模建筑综合体,像几册翻开的书本散落在玉环湖畔;步入其间,满目书籍,普文阅览室、亲子活动室、自助图书馆、展览展示厅,功能齐全又温馨。徜徉在这里,对朱紫菱来说,是种精神和视觉的双重享受。

“我家住在芦浦,这几年亲眼看着玉环新城从一片空地到高楼林立,从曾经的少无人烟到现在的人气兴旺,相信未来新城会更好。”朱紫菱兴奋地说。

作为台州南部湾区的重要板块和玉环发展的重要引擎,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日益便利的交通条件,玉环新城建设如火如荼,过去五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7亿元,玉环市博物馆、档案馆、会展中心等67个重点项目建成投用,高铁新区、玉环奥体中心等快速建设,城市生机勃勃。

一座日新月异的城市拔地而起,特色产业亦集群而来,侧耳倾听,处处可闻城市跳动的脉搏。

走进玉环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现代化厂房内的机器轰鸣声与新入驻企业的厂房施工声,交织出动听的乐章。作为玉环主动对接浙江海洋经济战略和台州推进沿海大开发布局的一个重要载体,示范区目前入驻42家企业,39家已投产。

玉环天润航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入驻时,年产值仅2000万元,如今已增至2亿元。“这是质的飞跃。”“天润航空”董事长林相平高兴地说。

创业创新,商流金流,城市的活力不断迸发。

锚定今年11月25日满铺开业这一目标,玉环万达文商旅项目进入了倒计时。作为玉环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暨省市县长工程项目,万达将成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2020年4月开工建设,去年6月一期住宅封顶,9月2010套住宅销售一空。目前,二期住宅正加速建设,大商业全面启动招商。”玉环万达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小亨说。

玉环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五年来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31个、总投资近150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

里阳半导体、福腾宝等一批建链强链产业项目落地投产,祥源旅游综合开发、慧心湾旅游度假等一批文旅项目竞相签约,双环产业园、金融大厦等一批重大浙商项目主动回归,累计到位省外项目资金超千亿元。

以民为本提升幸福力

巴基斯坦人万子瑞,是“双环传动”营销中心国际大区副部长,来玉环工作生活已五年。谈及这座城市的变化,“出行更便捷了。”万子瑞脱口而出,以前到温州机场,差不多要两三个小时,现在只需一个多小时。

跨海大桥横卧碧波,高速国道相继通车,温玉高铁指日可待……撤县设市以来,玉环勇破交通体系落后之难,在“三无”摘帽中通山达海,五年完成交通项目投资162亿元,新增等级公路125公里,“五纵五连一环岛”交通架构基本成形,实现了从2个对外公路通道、4个对外车道裂变为5个对外公路通道、22个对外车道的跨越发展。

每年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玉环坚定不移走产城融合、宜居宜业发展之路,努力为民增福祉。

面对教育短板,玉环外拓空间、内挖潜力、大抓大干,五年累计投入38.9亿元,建设教育项目63个,当前已投用中等职业学校、新城学校、陈屿中心小学新校区等30个,新增学位超1.1万个;陆续新增省标准化学校27所、省现代化学校9所,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高考“七连冠”更是成为玉环教育的金名片。

医疗卫生事业振兴发展,“三医联动、六医统筹”集成改革、“两慢病”分级诊疗、健共体建设等走在全省前列,市域、基层就诊率分别增至85.2%、78%。

“现在,我们玉环的医疗技术进步很快,我做完腹腔镜手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地走路。”近日,家住楚门的叶先生体检中查出胃肿瘤,原本准备外出治疗的他,经过了解最终决定在玉环市人民医院胃肠肿瘤临床诊疗中心手术。

叶先生的精准就医,源于“健康地图”的引导。“通过‘健康地图’的大数据动态分析,我们在全市医疗机构设立了胃肠肿瘤、创伤骨折、儿童肺炎等14个专病专科临床诊疗中心和24个全-专科门诊,补齐医疗短板。”玉环市卫生健康局党工委委员罗永松说,联合门诊和诊疗中心运行以来,相应病种市域外就诊人次平均下降44%。

2022-05-13 以产促城培育增长极 以城兴产激发新活力 1 1 台州日报 content_144823.html 1 3 玉环:产城融合托起“后浪之城” /enpproperty-->